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斬邪筆趣閣>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路風土,流民修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路風土,流民修路 (2 / 2)

一路無話,這一日進入到武平縣管轄地區。

嶗山府六大縣城中,以武平縣最為貧瘠落後,皆因此縣地貌多山少地,産出微薄,稅賦稍稍重些,管轄民眾便苦不堪言,紛紛逃亡。久而久之,縣裡人口大大減少,更增艱苦。

陳三郎也是從情報訊息中得知此縣情況,當其時陸清遠來投,陳三郎稍作思慮,便做出讓陸清遠來武平縣擔任主事的決定。

這是蘊含著考核之意。

陸清遠和自家一樣,都是新科進士出身,之前並無任何管理得經驗,而陸清遠遭遇戰禍,舉家逃亡,後躲進梅花谷中,遭遇此打擊後,從此頹廢。雖然下定決定出山投靠,但實地裡是否能稱職做事並未確定。只有在武平縣這樣差劣的地方幹出名堂來,才能夠證明其堪大用。

如今陳三郎來到武平縣裡,一路仔細觀看,見此地果然是窮山惡水,道路崎嶇。

不過第二天,三人在去往縣城的路上,看到了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卻是有數以百計的人在前面幹活,修路。

這些人衣裝簡陋,反正不管什麼,三五件爛衣服套穿在身上,盡量穿得厚實,籍此禦寒。他們手中拿著各種各樣的工具,有鋤頭,有鏟子,有鐵鍬等,在不斷挖土填泥,又有割木取材的,很是忙碌。

修路是好事,記得有句老話叫“要致富,先修路”。

武平縣山多,礦藏也多,陸清遠主事以來,便抓住這一點,不斷發動民眾上山挖礦。礦藏挖出來,就得運輸走,沒有好路的話,得靠人力挑擔,十分吃力,效率也不高,但有大路通達即可改變這個局面,能夠用車,一大車礦藏,比好幾個人挑擔都要多得多。

現在這些修路的人,應該都是流民來著,陸清遠能想到讓流民來修路,確實不錯。擱在以前,武平縣內人口稀少,很難組織這麼多勞力來做事。流民來了,倒讓這問題迎刃而解。一來流民有口飯吃,不會餓死;二來縣裡也得了勞力。

聽見馬蹄聲響,不少勞作的人紛紛抬頭,目光中帶著驚詫。

馬匹乃奢侈之物,這些民眾生逢戰禍,聽到馬蹄聲都有些心驚膽戰,因為蠻軍橫行,其中不乏鐵騎踐踏。三番幾次,這心裡都形成條件反射了,聽到馬蹄聲趕緊觀望,若是大隊人馬殺到,立刻逃走。

人群有些騷亂,驚動了監工的管事,他帶著數名老兵趕緊迎過來,攔在陳三郎三人面前,疑問:“這位公子,你們是?”

陳三郎微笑道:“我們是過路人,要去往縣城的。”

聽著口音,那管事心裡泛起嘀咕:“你們去縣城做什麼?”

“去拜會縣城陸主事。”

聞言,那管事頓時放鬆下來,笑道:“公子莫非是主事大人的好友?主事大人不在縣衙,他就在此地。你且稍候,我讓人去稟告。”

說著,揮手吩咐一名老兵去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