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免有些痴人做夢的意思吧……
不過諸人都視陳三郎為頭,馬首是瞻,既然是陳三郎直截了當提出的想法,大夥兒也不好辯駁。
隨後陳三郎開始分析理由,其一:雍州紛亂,大大小小的勢力多如牛毛,但只要沒有大隊蠻軍坐鎮,便不是問題;其二:只有佔據了嶗山府,才能高屋建瓴,不斷吸納周邊的勢力投奔……
最後,時不我待,已經不允許按部就班慢慢發展了。
“當然,也不是一定要馬上攻克府城。終歸到底,還得看那邊具體情形如何,我已經請逍遙道長出馬,率先前往嶗山府去打探訊息。”
逍遙富道的道士身份,最適合做探子,他本身法力非凡,也不擔心安全問題。再加上,他本就是當地人呀,簡直毫無破綻。
不用等大部隊,逍遙富道有心賣弄,做起法來,也不用騎馬,便風馳電掣而去。
這一幕被眾人見到,無不驚嘆有加,視為神明。
聽完陳三郎的話,諸人紛紛贊同,並無異見。想著也是這麼個理,眾人歷經千辛萬苦而來,總不能窩在個小村莊裡種田吧,要等春播秋收,那不得把人都等老了。
直接就佔個府城,那才算豪氣。
大丈夫做事,建功立業,當如是也。
這般想著,諸人彷彿已經看到入駐府城,成為嶗山之主了,光想著,就覺得熱血奔騰,興奮不已。
陳三郎看在眼裡,暗暗點頭:
在涇縣,他是縣令,下面位置不過縣丞縣尉那麼寥寥幾個。若是陳三郎當了知府大人,搭建的班子當然得擴大數倍,增加許多位置。
有位置,也就意味著在座諸人都可能當上官。
是真正的官。
話說回來,其實以前周分曹在涇縣主事,代理全縣大小事務,但他的身份不過是幕僚而已,根本不算官。
一個縣城,真正能稱為官的也就縣令縣丞縣尉三個,別的人,諸如文書、捕快、衙役之流,只是吏,是沒有編制的臨時工。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也許很多人心目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答案,就是為了當官。當然,肯定有不少心懷高義,為國為民者,但如果做不成官,做不了大官,又如何為民做主,報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