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天尊,書生莫要亂說,本道與那位小姐發乎情,止於禮,清清白白。至於摸摸小手,那純屬是把脈需要,看病呢。”
陳三郎聽得忍俊不禁,不再理會,誠如他所言,平生不當貧道,要當富道,經營個道觀,買百十畝田産,娶個美嬌妻,快快活活過日子……
這就是逍遙的平生追求,他出身嶗山,不是釋家和尚,不戒色,自可娶妻生子。那麼與小姐姑娘們交往,也是正當的。
三天後,一路跋涉的兩人終於抵達涇縣城外。
望見城牆上井然有序的旗幟,陳三郎放下心來,在自己離開的這一段時間內,涇縣並沒有出什麼意外。
涇縣,是陳三郎的故鄉,他的家在這裡,他的母親在這裡,他的家族根基都在這裡,實在不容有失。
沒有狀況發生,再好不過。
其實這都在陳三郎的預算當中,由於石破軍作亂,元文昌著眼天下,自是顧不得再來找涇縣的麻煩。
完全沒有必要嘛。
雖然陳三郎身上光環加身,是新科狀元,皇上欽點,在很多人看來,實則是特地安排到揚州的一顆釘子,不除不快。只是當今局勢微妙,卻形成了某種平衡,讓元文昌暫時按兵不動。
正是如此,使得涇縣能夠享受難得的安寧平靜。
只可惜,註定不會長久。一旦元文昌下了決心,那麼涇縣便首當其沖,被鐵騎踏平。
涇縣,居不易呀。
陳三郎嘆息一聲,略一沉吟,沒有進城,而是和逍遙一同先回陳家莊。
經過這段時間的建設,陳家莊完全成型了。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外圍是一望無垠的水田,本來的,開荒的,阡陌相連,全部銜接成片,足有數千畝之多。
山麓之下,一座莊子拔地而起,通體用巨大的石條砌成,整潔牢固。看這般規模設定,比起縣城來還要結實得多,箭樓,塔樓,垛口,等等一應俱全,易守難攻。
外邊又挖了一條護莊河,寬三丈,深達丈餘,雖然水流緩慢,但已經構成了一條不錯的屏障。
經過不斷的招募,以及不少人慕名前來投奔,現如今莊中人口已達八千餘人,人氣頗為旺盛。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周分曹成為幕僚,他也把自家的家眷嫡系搬到陳家莊來了。在南陽府的産業處理得七七八八,可以說是態度分明地表達了自己得立場,要與陳三郎同舟共濟,進退一致。
八千餘人口,其中選拔出精壯男丁約千人,不事生産,專心訓練,裝備衣甲武器,是謂“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