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殺朝廷命官是大罪,不過當前局勢,多有賊患民變,事後南陽府出面,寫一封奏摺,推說是涇縣民變鬧事,那麼縣令遇害的真相也就能掩蓋下去了。
鄭明陽混跡官場多年,深諳其中道理,明白揚州方面之所以不正面來處理,就是顧忌陳三郎是皇帝欽命這麼一層身份罷了。故而目前實施的手段,基本上不得臺面來。
剿匪是一樁,現在民變又是另一樁。
鄭陽明自認這條計策十分合適,足以瞞天過海,一旦事成,揚州方面論功行賞,他說不定便能魚躍而上,飛黃騰達了。
上有所好,下必效尤;上有所慮,下該分憂,不外如是。
鄭陽明已經看到一片錦繡前程在腳下鋪展開,眼下所有美好結果的大前提,就是計劃能順順利利地進行。或者正如祁老爺所說的,數以百計的武林人士湧進了涇縣,他們沒有失敗的理由。
涇縣,彈丸之地,守城的兵丁不足百人,還多是老弱之輩;至於那些衙役,更加不入流,他們在良善怕事的百姓面前能耀武揚威,可遇上了兇殘的江湖好漢後,只能做縮頭烏龜。
所有不管怎麼看,這陳三郎註定翻不起風浪來。
想到這,鄭陽明漸漸放下心來。
咚咚咚!
倉促的腳步聲,不多久,就見一個漢子神色慌張地跑上來。
祁老爺臉色一沉,喝道:“吳山,出了什麼事?”
那吳山連忙稟告:“祁爺,兄弟們頂不住了。”
“什麼?”
不但祁老爺,鄭陽明等人都忍不住失聲,站立起來。
祁老爺疑問:“怎麼會頂不住?”
吳山哭喪著臉:“這城裡有高手。”
“高手?”
祁老爺聞言,倒有些不以為然。作為江湖上的一號人物,他可是見識過不少高手,其實就那麼回事,高不到哪裡去。當然,這個世界確實存在著百人斬,千人敵之類的,只是那等檔次,堪稱世外高人,鳳毛麟角,怎麼會在涇縣出現?涇縣是個老城不假,文化底蘊不淺,可沒聽說藏龍臥虎,有什麼大人物隱居。
旁邊祁少爺插嘴問:“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