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斬邪除惡> 第三十章 奮筆疾書,守株待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章 奮筆疾書,守株待兔 (1 / 3)

“治之極,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貧富之道,莫之奪予,上則富國,下則富家……”

考場上,陳三郎運筆如飛,只用了一個時辰,就做好一篇文章,重新檢查一遍,基本沒有太大的瑕疵,略一推敲,開始抄寫。

其他考舍內,諸多考生神態各異,有的在奮筆疾書,有的眉頭緊皺,有的眼勾勾發呆。

本次院試題目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各憑發揮。其實科舉文章,尤其是童子試,符合主考官口味最為關鍵。一朝天子一朝臣,一門宗師一門生。朝廷上山頭林立,儒學中一樣是派系林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只是大的宗旨理念。涉及到怎麼修身,怎麼齊家,怎麼治國平天下,則是各抒己見,有著許多不同的立場觀點。

見解不同,就是派系不同,當互相不服,則演化成矛盾,經常發生激烈論戰。體現在實處,卻是看哪個派系能在朝野佔據主動,能夠主政。

“法儒派”,“心儒派”,“理儒派”,乃當今三大派系。其中內閣首輔蕭易安就是心儒派的領袖,他入主內閣十五年,被譽為朝野一株參天樹,枝茂葉盛,根系盤根錯節,經歷了無數次風雨,始終屹立不倒。

其桃李滿天下,杜隱言就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

所以說杜學政也是心儒派的弟子。

心者,思之官,承古聖賢之道,恪守仁義章法,卻並不顯得墨守成規,比起新興理儒派,反而顯得自由許多。

陳三郎寫的這篇文章,其中許多論點都符合該派系的看法。倒不是他刻意投其所好,而是本身也有著同樣的立場,故而直抒己見。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到了中午,考生們都有些餓了。杜學政一聲令下,就有小吏提著一籃籃餅子和清水進場——這點規則和前面縣試府試又不同。縣試府試考生可自帶考籃,裝著食物進場。院試,以及後面的鄉試就不能了。

這是一項反作弊措施,主要為了防止考生會在食物裡夾帶藏私。

餅子都是素餅,圓圓一張,有巴掌厚薄,每個人能分得三張餅,吃完的話,絕對管飽。可惜是素的,口感略淡。倒不是朝廷省錢,不給肉食,而是怕葷腥之類考生們吃了會鬧肚子,影響考試。畢竟油膩的東西,一個不好,會讓人腸胃不適。

啃著餅子,喝著清水,滿場都是飲食聲。

吃完之後,陳三郎合算時間,覺得充裕,就和衣躺在考舍上,要小憩一會。他身體瘦弱,除了飲食質量有要求外,休息也是必不可少。磨刀不誤砍柴工,睡得精神好了,才能思維敏銳。

不過其他考生可不是這般認為,個個打醒精神,爭分奪秒地寫文。如果發困就毫不猶豫地伸手在自己大腿狠狠擰一把,用疼痛來驅散睏意。

這是讀書人慣用的招數,運用到極致,謂“懸梁刺股”,幾乎等於自殘。

陳三郎卻不大同意如此做法,讀書固然重要,但要是透支生命來讀書,就是另一回事,過之猶不及。

約莫眯了小半個時辰,他霍然而醒,用清水敷了敷臉,精神一振,坐正起來,繼續做卷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