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斬邪治鬼八卦銅錢> 第一百九十四章 高山仰止,一文鎮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四章 高山仰止,一文鎮樓 (3 /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個中的豁達氣概,深沉的包容信念,得到了最高程度上的概括和表達。

在場的,都是與筆墨文字打了許多年交道的文人,如何不明白這篇文章的經典?

高山仰止,一文鎮樓!

前朝文壇有秩事,說一大詩人遊覽勝地,詩興大發,忽而見到牆壁上已有詩,讀之,大發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因為他覺得,前人的詩作已經把能寫的都寫完了,已經好到了極致,不可挑剔。

當前一群可以說來自不同州郡的文人,個個自信滿滿,彙聚起來,懷著共同的目標,就是要看看新科狀元何德何能,才華幾斤幾兩,能如此得聖恩聖寵。對於讀書人來說,表現才華最直接的方式,無疑便是詩詞文章。他們便按照規矩,設下盛宴,要請陳三郎過去,然後在宴席上進行文鬥。

無奈陳三郎不去,卻藉著“龍君請宴”的由頭,琅琅誦讀出一篇《嶽陽樓記》來。

文章用詞嚴謹,情景交融,洋洋灑灑。

眾人聽著,一片鴉雀無聲。

這般感覺頗為古怪,好像彼此決鬥,要比誰跳得更高。一方正說得口沫紛飛,各種激將言論,喋喋不休,不料別人一個旱地拔蔥,就飛到天上去了……

還比什麼?還鬥什麼?

數日之後,此事被好事者宣揚出去,成為文壇一大新聞,並美其名曰:狀元郎舌戰群儒,文章成冠絕洞庭。

由此,陳三郎聲名大噪,《嶽陽樓記》中的抒發抱負的感嘆成為仁者之言,被廣泛傳播出去,甚至傳到了紫禁城中。

又數日,無數人蜂擁來到嶽陽樓時,赫然發現,樓上牆壁原本留在上面的詩詞筆墨全部消失不見,只剩下一篇《嶽陽樓記》。

文章旁邊留白處,歪歪曲曲的,猶如孩童塗鴉的一行字註明著:一文鎮樓足矣。

有人考究,驚訝地發現這行注釋,行文寫字的風格,和洞庭鎮街道口處的碑字如出一轍。

有人說,這是龍君大人的親筆。

這個說法,等於蓋棺論定,鎮壓掉無數爭議。但凡後來者,心中不服氣者,想要對景抒情,但與《嶽陽樓記》一比,渾然失去了意興,無法把筆墨留在牆壁上了。

短短時間內,彷彿乘雲駕霧般,陳三郎的聲名前所未有地得到伸張,達到了一個極高的高度,幾乎能夠與一些文壇士林的領袖人物相提並論了。沒有過多久,他在會試殿試上論述的文章也被刊發出來,廣而告之,如同投放湖面的石頭,一石激起千層浪。

正是在這種莫名狂熱的氛圍中,陳三郎回到了涇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