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沈董事長。”
“應該的。”
跟韓家人抗爭了幾個月的東海漁村,一夜之間就夷為平地了。
霍青轉身剛要走,《華東都市報》的記者陳晨又跳了出來,興奮道:“霍青,跟著你處處都是新聞啊?我已經把所有的一切,都拍攝了下來,明天早上就見報。”
“啊?你……你怎麼冤魂不散似的呢?”
“你什麼時候答應我拍攝專題短片,我什麼時候不纏著你。”
“我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拍什麼短片啊。”
“隨便。”
霍青懶得跟她說話,和沈嫣然起身離去了。
陳晨嘿嘿地笑著,她的興趣不在拍攝短片了,而是在霍青的身上。這個青年的身材消瘦,有著娃娃臉蛋,顎下有著淡青色的胡茬子,怎麼看也不像是那種張揚的人。可是,在他的身上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事情。
她是認準了一點,只要跟著霍青,她就不缺少新聞。
今天上午在大東商會的會議室,霍青和沈嫣然“舌戰群儒”的事情,她是聽別的老闆說的,沒有親眼看到,真是遺憾得不行。這要是能拍下來,肯定得造成地震一般的轟動。別的不說,東海漁村的拆遷專案就是最好的例子。
陳晨又拍攝了一些畫面,立即回報社去了。一份份報紙,立即送到了每一個報刊亭中。那些送報的人,也把報紙塞進了一家家的報箱。
白世鏡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天邊吃著早餐,邊翻看著當天的報紙。
“東海漁村——史上最快的拆遷速度。”
這樣的標題,很吸引人的眼球。
在下方,配了好幾個彩圖,第一張是東海漁村之前的照片,很安靜、很祥和,炊煙嫋嫋。第二張是一片廢墟,那些鏟車、推土機、挖掘機還在熱火朝天的幹著。同樣的角度,同樣的位置,卻有著翻天覆地變化。
時代在進步,新年新氣象。東海漁村也終於是褪下了一身舊衣服,換上了新裝。相信,不久以後建城的華泰新城,會成為一顆冉冉的新星,照耀在東海之濱。
其實,這是很標準的新聞用語。可是,落在了白世鏡的眼中,卻截然不是那麼回事兒了。啪!他直接一巴掌將報紙拍在了桌子上,怒道:“白鷹,你過來。”
從外面走進來了一個相貌普通,看上去很不起眼的青年,他有著鷹鈎鼻,神情冷漠,沒有任何的表情,低聲道:“老闆。”
“你去給我調查一下,東海漁村是怎麼回事。”
“是。”
白鷹轉身走了出去。
白世鏡皺著眉頭,連吃飯的心思都沒有了,又立即撥通了蔣中升的電話,問道:“蔣先生,你看了今天早上的《華東都市報》了嗎?我感覺,咱們好像是弄巧成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