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估計趙鶯鶯應該賺了幾百兩銀子——之所以估計的這麼少,是他們怎麼也想不到趙鶯鶯有那麼厚的本錢。在他們看來,趙鶯鶯拿自己的嫁妝做生意,如果排除掉留下來一些壓箱,那也就沒有多少了!
說到底,趙鶯鶯的爹孃再寵愛女兒,嫁妝銀子也不可能堆山填海的,再加上崔本聘禮中那些。往高了估計,大家算的也就是拿出四百兩左右。
各種布料漲價不同,按照平均的情況算,四百兩能夠變成□□百兩的樣子,這不就是賺了四五百兩?而且這算是一個比較高的估計了。
這是一個極大低估了的數字,可就算是低估了的數字也足夠讓同等人家的婦女們豔羨了!那可是平白賺了四五百兩銀子啊!像他們這等人家,這或許就是三年左右的家庭收入之和。也就是說,要不吃不喝三年才能攢下這個數。而實際上,即便是翻一倍六年,也不一定能確確實實攢下這麼多錢。
家裡開銷掉一半收入,實在是太正常了。
“什麼叫一筆大財?不過就是運氣好,賺些私房錢而已。”趙鶯鶯笑著搖搖頭。
眉嫂子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喝幹了杯子裡的茶水,感嘆:“這就是有錢人的聲口了,有錢也要說沒錢!錢肯定不少了,卻還說是一點兒私房錢。我看啊,你就裝吧!”
眉嫂子是一個很有分寸的朋友,自然沒有詢問趙鶯鶯確切賺了多少錢。這種很隱私的問題,將心比心她不會願意別人打聽。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她當然也就不會向趙鶯鶯亂問了。
只是和崔本有了差不多的相反,悠悠道:“這世上果然是這樣的,什麼好都不如運道好。運道好的話,豔陽天賣雨傘都能立刻趕上瓢潑大雨。”
又搖搖頭讓趙鶯鶯請客,趙鶯鶯立刻答應改日下館子請客,這才把這位好朋友給送走。
像眉嫂子這種朋友很好應付,人家純粹是善意的。可是不代表人人都是這樣,一部分是想向趙鶯鶯打聽一些八卦新聞,極大地影響了趙鶯鶯的生活。另一部分人則是打秋風借錢的親戚,這裡所謂的借其實就是要,可別指望人家會還。
就連吳氏也忍不住和妯娌們道:“最近本哥兒媳婦可是風光了,大家都打聽她賺了多少錢呢,我估計著有四五百兩。嘖嘖嘖,真是好命,人家不做生意不攢錢的,這才開始做生意,一下就把人家經營多少年的錢賺到了!”
崔家大嫂瞥了一眼吳氏:“你們就少說一些吧,本哥兒媳婦最近都被這些無事生非的給弄到孃家去住了。”
趙鶯鶯確實回了太平巷子,實在是一波波的人過來,不只讓她格外不耐煩,還讓她不能專心致志地繡花。要知道這幅繡畫的工期並不寬裕,她正是抓緊的時候呢!哪能日日讓人耽擱。
所以往孃家遞了一個信,她就會去住了。這一回去住,至少打秋風借錢的人就沒有了。這不是說孃家親戚朋友人好一些,不講究這個。更多的是因為趙鶯鶯如今的身份,崔門趙氏,即使她姓趙,那也是崔家的人了!
崔家這邊的親戚朋友不能追到趙家去找人,而趙家這邊的親戚朋友也大多不會找一個已經出嫁的姑娘打秋風,這是很沒有底氣的事情。趙鶯鶯拒絕了,不僅不會有任何人覺得她做的不對,反而大家都會嘲笑這些上門的人。
至於那些探聽情況的,趙家的女主人是王氏,有王氏應對也比趙鶯鶯在家時只能自己硬著頭皮上要好得多。
至於趙家人,上上下下對於趙鶯鶯回家住一段時間是很歡迎的,包括趙鶯鶯的嫂子林氏。
首先,趙鶯鶯並不是空手回家的,她帶了許多禮物。這是要住一段時間的,她可不想討人嫌,雖然介意這一點的也只有林氏而已。另外,中間她還經常給孃家人買些小東西,再加上因為趙鶯鶯在孃家,崔本經常回來趙家蹭飯,每次來總帶東西。如此這般,趙鶯鶯在孃家待著,不僅沒人覺得不好,反而留她多住一些日子。
不過趙鶯鶯也沒有住太久,這種新聞都是有時限的,一旦大家的興趣淡了或者有其他更吸引人的新聞出來,大家就轉移了目光。大概半個月吧,趙鶯鶯眼看著差不多了,就同王氏道:“娘,這兩天我就回去了。”
王氏還沒有說什麼,林氏倒是先在一旁留她:“二姑多住幾日吧,這次好容易來家常住,下一次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反正如今你婆家也沒有什麼事兒,在家裡待著也是一樣的。”
趙鶯鶯笑著擺擺手:“不成了,家裡總歸是要料理的。何況本哥這些日子常來家裡,短時間倒還好,時間一長只怕有怪話要說。這幾天我就知道有人調侃家裡是不是招了個上門女婿!現在是調侃而已,以後就不知道有沒有人說的不好聽了——特別是崔家那邊,我總該主意一些。”
趙鶯鶯已經是出嫁為人婦的姑娘了,自然和小時候不同,她也有自己的家要照顧。王氏聽到她這麼說的時候無限感慨,感慨之後就不再留人了。趙鶯鶯則是去收拾行李,等到第二天回到已經平靜下來的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