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在世,何必聽小婦人囉嗦!”趙茂大怒,痛心疾首於崔本如此討好他二姐姐。卻沒有想到這句話說出來有什麼不好——趙鶯鶯正看著你呢!
趙鶯鶯輕輕巧巧地把這孩子拉到了自己身邊,笑著摸了摸他的頭,對王氏道:“如今茂哥兒進學也有些日子了呢,竟能說出這樣的話。想來還是讀書的好處——不若娘多送些禮物答謝答謝夫子,也是讓夫子多照看一些的意思。”
像這種小兒讀書啟蒙的蒙館,又不是名館,當然不能指望夫子有多厲害。甚至因為學生太多,一個個根本看顧不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趙茂平時不知道偷了多少懶,就在夫子的眼皮子底下耍小聰明呢!
夫子也大概知道,這些人家也不指望孩子讀出個花來,無非就是學著認字不做個睜眼瞎,如果還能明白一些道理,那就是善莫大焉了!所以趙茂這書唸的,不要說頭懸梁錐刺股這樣了,就是勤奮都還差著遠!若不是每日還要早起晚歸,恐怕說得上輕松愉悅。
趙鶯鶯這番話就是提醒王氏,可以給夫子送禮,請夫子多多看管趙茂。這話可不是正對了王氏的意,立刻明白過來,高興應下——只有趙茂,立刻蔫嗒嗒地低頭,像是一個鬥敗了的公雞。
一家人略坐了坐,趙吉和趙蒙就拉著崔本說事情,趙鶯鶯則是跟著王氏、方婆子去了西屋。本來趙芹芹和趙茂還想混進來,最終卻被考慮頗多的王氏給趕走了。待會兒可是要問趙鶯鶯一些婚後的事情的,趙芹芹一個未出閣的姑娘,趙茂一個小屁孩,跟著摻活什麼?
“這些日子你在家都做些什麼?有什麼為難的事情沒有?”王氏拉著趙鶯鶯的手最先問這個。雖然趙鶯鶯看著還好,可誰知道具體如何呢!
方婆子卻不愛聽這話,拉長了臉道:“你能不能盼鶯姐兒點好的?我看孫女婿已經十分不錯了,問這個有什麼意思?”
趙鶯鶯也笑著靠在王氏懷裡:“娘不用擔心我!說到底我有什麼好擔憂的?本哥他原是分家了的,別家管的著我?我甚至連個婆婆都沒有,大嫂也不是刁鑽人呢。唯一可慮的是本哥自己,可是本哥是怎樣你們也看見了,將來如何不敢保證,但現下他是向著我的。”
趙鶯鶯說的都是實話,而且是看得著的實話,王氏想一想也是。只是心裡還有些擔憂,又不能明說,只能反話道:“那按照你這麼說,你這是千好萬好,比在家裡都好了?”
“怎麼可能!在家的時候有娘在上面照管,我是什麼都不用管的。如今行嗎?”趙鶯鶯自然明白該如何打消王氏的憂慮,真要是一點壞處都沒有,她反而要疑心趙鶯鶯是不是拿好聽話寬慰她了。
而現在呢,趙鶯鶯拿出一個算不得不好的不好,王氏反而放心了——趙鶯鶯頭上是沒有人照管,因為她沒有管著她的婆婆啊!這得了沒婆婆掣肘的好處,那麼壞處就要一併受著了!要知道很多人新做媳婦都不知道該怎麼下手,可不就是婆婆手把手教著,言傳身教十幾年,還有什麼不會的!
相比起沒有婆婆的好處,這種一時的為難,那又是小事了。
這下王氏可找到事做了,具體而言就是交代趙鶯鶯如何做當家主婦,她這是把趙鶯鶯本來婆婆的事情給做了。她這裡正說的熱鬧呢,方婆子卻道:“這也不必說的多詳盡,鶯姐兒做新婦,什麼事情和她那些嫂子們一起不行?比著上頭嫂子的例,這出不了錯!最要緊的反而是教她如何和孫女婿處著。”
方婆子也是聽到趙鶯鶯剛才的話了的,不得不說趙鶯鶯的話說的很對,將來如何暫且不論,現在崔本是極喜歡她的。她既看到了崔本喜歡,也明白將來的事情說不準。而方婆子的意思就是讓王氏多教教趙鶯鶯,讓將來的事情說的準一些。
王氏拍了拍額頭,也覺得自己想左了。那些做媳婦的事情,趙鶯鶯這麼聰明,慢慢來肯定不會出什麼錯。最該指點的反而是和崔本的夫妻相處之道,年輕夫妻過日子,夫妻感情好了,也就沒有什麼別的事情了。
趙鶯鶯就被迫聽了一肚子夫妻相處之道的道理,這些都是王氏和方婆子的肺腑之言,也是這些年的‘心得’,趙鶯鶯本該十分認真才是。只可惜,她實在認真不起來。先不說崔本和她的關系相當和睦,她不想用那些裝模作樣的手段、小心機。就算是這些東西本身,那也是她上輩子早就知道了的。
女人對男人的手段?皇宮這個地方每天都能看到。更何況,女人和男人之間的心眼,說到底也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眼,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而人與人,從來是皇宮這個地方每個人必修的功課。
趙鶯鶯與其說是在聽王氏和方婆子的教導,還不如說是在體會來自親人的關愛,這是她這輩子最珍惜的事情。
三朝回門據說有在孃家住對月的,也就是一個月。但那種規矩只有極少數地方的極少數人家才能做到,大部分也就是吃完一頓飯,略坐坐也就走了。趙鶯鶯這裡也是一樣,好在兩家也很近,倒是沒有太多的離別之情。
崔本和趙鶯鶯來的時候是坐自家騾車的,因為有很多禮物要帶來,所以回去的時候只要上車就好了。也正是因為要趕車回去趙鶯鶯才坐車的,不然這麼短的腳程,她更願意自己走回去。
趙鶯鶯和崔本兩人坐在車上,崔本在前面趕車,趙鶯鶯坐在車廂裡面。因為路程短又不急,騾子是慢慢地走著的,崔本就在前面和趙鶯鶯有一搭沒一搭地說些話,多是剛才在趙家發生的事。
崔本本想問王氏和方婆子給趙鶯鶯說了什麼,可趙鶯鶯不愛說那個,就給岔開了。崔本其實也不是真想要知道,只不過是隨口問起而已。這時候自然從善如流,轉而道:“那時候茂哥兒想出門玩兒而已,你怎的不讓?”
趙鶯鶯的聲音透過簾子傳來,有一些發悶:“我哪裡是不讓他玩,只不過你不知道,他根本不是好玩——他是不想上學了,早早找個師父學廚藝!你看看,他才多大,家裡怎麼可能放心他去做學徒!至少蒙館先要念完啊!”
趙蒙當初是十一歲跟在趙吉身邊學徒做事不假,可是那是自家啊!趙茂要學白案廚藝,那是要上外頭做學徒的,自然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