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9章 (2 / 3)

“我說四郎啊,我與你說個事情。”等到蔣四郎那幫朋友散了,老闆煮了一碗爛肉面給他:“前些日子我在船廠做工的大兒回家了一趟,說是船廠正在招工。薪酬不少,也包吃住,做的幾年下來就能攢夠老婆本。我記得你是會讀書寫字的,再加上有我大兒做擔保,應該能進去做事。這件事我已經與你母親說了,她說要看你的意思——你什麼意思?”

聽說是做工,蔣四郎就十分願意了,臉上沒有什麼好臉色。只不過想到自己如今只能在這家小食攤賒賬,到不好鬧翻了。便接過爛肉面囫圇了兩口,這才笑著道:“多謝老叔費心了,只不過我這人不慣拘束,船廠那地方我記得管的是最嚴的,這便罷了吧,免得最後還帶累到給我做擔保的大兄。”

聽起來是為老闆兒子著想,其實還是捨不得吃苦。只不過這老闆也並未有什麼反應,實在是這種事不是第一次了。多少次給蔣四郎介紹工來做,他都是這樣推三阻四。其實若不是當年蔣四郎他爹有恩於他,他又何必這樣吃力不討好。

“這事兒你好好想想。”到底還是勸了一句:“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先不說你將來什麼志向,至少要先把成家的事情定下來。只不過如今這世道,沒有家底,哪個姑娘能嫁?你家到你這一輩只你一個,你多少顧惜一些。”

之前蔣四郎的娘周氏已經在給蔣四郎尋摸親事了,只不過女方家裡一聽說是蔣四郎,一個個都搖頭擺手。別人是不知道他蔣四郎有什麼志向,只知道他家窮的底掉,聘禮沒處想,就連婚宴恐怕都辦不起來。

更別說成親以後了,看樣子這蔣四郎都是一個靠不住了——到時候難道要女兒養活他一個大男人?無論是單單為女兒著想的父母,還是圖錢財的父母,哪一個都是不會答應蔣四郎的。

說起來今年蔣四郎已經二十歲了,依舊單身一人,自然也會想些男女之事,對於娶妻也是積極的。但是眼見得他母親請媒人做了好幾回媒,選的女子都是些不堪的——這也就罷了,偏這些不堪的竟也看不上他,讓他頗覺得受辱。

現在小食攤老闆這樣說,立刻讓他想起自己所受的侮辱。立刻把筷子一放,頭高高揚起:“老叔何必這樣說,世間固然有隻看眼前富貴的庸脂俗粉,可也有看得出我將來的蕙質蘭心。別再多說了,我這就和母親商量去淑女家提親,她必然和那些推拒的市井女子不同。”

說著大步往外走去,小食攤老闆無話可說。他倒是不知道蔣四郎口中的淑女是誰,只不過想來是誰這件事也是不會成的。在老闆看來,這蔣四郎讀書已經讀的痴傻了,偏偏這種痴傻不是那些文章公的痴傻。那種痴傻還能考科舉,搏一個前程。

他這種痴傻只讓他相信書裡說過的故事,相信自己也是那一類豪傑當中的一個。

“唉!”老人的一聲嘆息停在小食攤之前,沒有被蔣四郎聽到,也沒有延續多久。因為又有新的食客過來,老闆自然打點起精神做生意。

蔣四郎回家之後就先找了母親周氏,商議道:“兒子聽聞時間男子做事都是先成家後立業,我如今長到二十歲有心想要做事,偏偏放心不下家裡。所以想請母親給尋摸一門親事,以後有人照顧家裡,我也放心。”

這樣的話周氏自然愛聽,只不過愛聽之餘也很是猶豫。之前她不是沒有找過媒人,但是親事總是不成。如今家裡並沒有什麼起色,這種情況下再去女方家裡提親,又能有什麼不同呢?

只不過這既然是兒子的要求,就算勉力也得試一試。於是周氏笑著道:“我兒這話說的很是,再說我家只有你這一根獨苗,若是生下孫兒,你爹這一脈才算是有後,我日後也才有臉去見他。只不過這結親的事情不可著急,現下又是年關,恐怕難說,等到明年再與我兒細細尋訪。”

蔣四郎卻擺手道:“哪裡還用得著尋訪,真正的好女子自然是有名聲的,還需一個個詢問?娘,我已屬意太平巷子趙家的姑娘,請您為我去求親!”

“太平巷子趙家的姑娘?”太平巷子離蔣家的史巷並不遠,差不多就是對面而已。但也不算是一個地方了,所以不常出門的周氏一時還有一些想不起來。緩緩想起來之後就搖頭。

“不行不行,他們家的女孩兒如何行得!”周氏皺眉道:“我聽聞他們家是一個專門賣女兒的,頭上一個女兒用大價錢賣給了一個鰥夫。現在又有兩個女兒在婚嫁之齡,其中一個許配的是一個三寸丁,不圖別的,就為了人家聘禮給的多。剩下這一個還沒有找到人家,現下大家都知道她家是要獅子大開口的,等閑不會提親。且不說這錢從哪裡來,只說他家這樣的人家就做不得親!”

蔣四郎常常在外行走的一下就聽出了周氏說的是誰,連忙笑著道:“娘,您弄錯了,你說的那個趙家不是我說的那個。你說的那個恐怕是家裡開早食攤的那個,我說的這個卻是家裡開染坊的。”

可是周氏聽了蔣四郎這樣說,不僅沒有臉色好轉,反而越發暗淡了。她沒有第一時間想到開染坊的趙家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她根本想都沒有想過和開染坊的趙家結親——周氏疼愛兒子不假,對兒子過於信任也不假,可是她又不是傻子,也不是兒子那種傲氣到認不清自己的人。

趙家算不得富貴門庭,可是對於一般的人家,那已經是富裕殷實了。這種人家嫁女兒可選擇的多了去了,圖富貴的就嫁入有錢人家,圖安穩的就找一個門當戶對的過日子,圖將來前程的也能擇一個有秀才功名的窮讀書人。

這樣的人家能應下自己的親事?不是周氏覺得自己兒子不好。只不過她明白世人想法如何,自己的兒子有什麼機會呢?所以她一想就想到了家裡有適齡女兒,並且潦倒的多是趙家二房。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