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鶯鶯傳原文> 第83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3章 (2 / 3)

雞蛋餡兒的餃子問道也很美,特別是這些日子他們日常吃的比較隨便。忽然吃到這樣一餐,再加上人逢喜事精神爽,實在是沒有什麼不滿足的了。

一邊吃餃子,趙吉和王氏就一邊把外頭的訊息拿出來說。據說官府已經透出訊息了,按照金陵那邊主管天文的人的說法,這一次的雨是真的停了,絕不會再有反複。又說官府正在對這一次的損失進行估計,底下鄉村地方遭災的,要麼補貼糧種,要麼減免稅賦,這都是應有之義。

至於說揚州城裡,則要分別來說了。首先一天兩頓的粥還會提供一段時間,免得城內的破産者餓死,或者引起騷亂。然後就是收錢,對沒錯,收錢。

本朝建國並不久,是以苛捐雜稅還並不多。但是各種各樣的稅目對於經常和這些打交道的揚州城裡人來說,還是司空見慣。這一次遭了大災,揚州城裡也有多出建築垮塌,加上賑濟災民,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

富戶捐款要,臨時徵收一些稅也是要的。

趙吉撇撇嘴,似乎是很不樂意,不過誰有樂意交稅呢。

“有人說一般人家一戶交三兩銀子,商戶鋪面分大中小,一家鋪子或二十兩,或五十兩,或一百兩。像咱們家這種做生意,但是沒有鋪面的人家,是五兩銀子。”

趙鶯鶯驚喜於自家交的並不多——是的,如果是放在自家染坊發家之前,五兩銀子也不少了。但是事情並不是這麼對比的,要看到是所有這樣的生意人都這樣收,並不獨獨你一家而已。說白了這就是遇上了老天爺不賞飯吃,這能有什麼辦法呢?

何況自家的染坊現在賺的也多了,並不比一些開鋪子的商戶賺的少,這樣一想還覺得佔便宜了呢。

至於說有沒有鋪面的生意人為什麼差別這麼大,這也是有原因的。想想就知道了,沒有鋪面的生意人絕大多數都是小生意中的小生意,似粧粉巷的貨郎,想趙鶯鶯大伯的木匠,像她們自家以前的染坊。這些生意其實並不比普通做工賺的多多少,那麼收太多顯然就不合理——根本擠不出來,那是逼人家去死。

之後的日子果然越來越好,幾日之內湧到高郵的洪水都退去了,而鄉下也不必擔憂了。所以除了惦記揚州每日兩次施粥的,陸陸續續災民們開始返鄉。至於說圖一日兩次施粥的,那都是窮的底掉了,回鄉才是徹底沒有退路,只能留下來。

不過這種人畢竟不多,再加上施粥也不可能一直下去,遲早會停下來的。這些人要麼將來在揚州紮根,要麼遲早要返鄉。

少了許多外來的災民,再加上不再下雨了,大家都深感之前的那種日子已經過去。所以原本稀稀落落,只有糧店才有許多人的人街道總算逐漸熱鬧起來。關店的重新開店,揚州人也開始採購各種需要的東西。

觀察了幾日外面的情況,王氏甚至允許趙鶯鶯和趙蓉蓉跟著自己出門。正好趙鶯鶯打的那些套袖都完成了,她想著交到繡莊能夠換錢,便道:“娘,我去!我要去繡莊一趟。”

她是知道家裡的錢都用在瓦片和石灰上了,現在賺一點兒錢,或許能幫家裡應應急。

一路上趙鶯鶯觀察著揚州,其實還是看得出來曾經遭過澇災的——很多房子都屋頂塌了,或者垮了一面牆。還有的房子因為地基泡酥了,歪歪扭扭,需要專門的手藝人來矯正。

還有就是低處房子腳下的水跡,高的有兩三尺呢!現在水都沒有了,但是留下了難看的痕跡。

趙鶯鶯偶爾可以看到人在街上撒石灰和濃醋,王氏告訴她這是澇災之後怕有疫病的做法。趙鶯鶯懂得一點,曾經京城裡鬧疫病的時候,皇宮裡也這樣做了來著。

大街上人其實沒有大旱大澇之前來的多,但是相對於之前的蕭條已經很讓人歡喜了。母女三人就一路說說笑笑地往繡莊去,趙鶯鶯按照之前訂的文契把套袖交上。掌櫃的信任她的手藝,略微驗看了之後二話沒說立刻給錢。

趙鶯鶯這些日子一直在家做活兒,各種線繩和繡線等都用的差不多了,便順便補充了一些。和趙鶯鶯已經做慣了生意的掌櫃的一看,心裡估計了一下東西的價值,立刻道:“鶯姐兒這些就不要算錢了,算鋪子裡送的。”

拿了銀子,母女三人出了繡莊。趙蓉蓉頗有些不可思議:“我之前還擔憂來著,現在揚州城裡可比往常蕭條的多了,會不會繡莊不要這些套袖了。沒想到掌櫃的給錢給的這樣幹脆,還送了鶯姐兒這些。”

王氏聽到趙蓉蓉的話立刻笑了:“傻孩子,這可是寫了文契的,繡莊若是真的不要,之前下的三成定錢可就收不回了!至於說揚州城蕭條,這些東西賣不賣的出去——真正傷了元氣的都是貧苦人,有錢人不是一樣過日子?鶯姐兒打的那些套袖,你想想那是給什麼人準備的?”

趙蓉蓉回憶趙鶯鶯那些精美異常的套袖,立刻明白了意思。那種東西普通人用不起也用不上,只有有錢人家才會要。而如今的揚州城,雖然看著蕭條不少,但是那些鹽商大戶,那些官宦人家,日子並不會有什麼改變。

“至於說人家給鶯姐兒送東西。”王氏教女兒道:“你幾時看到這些生意人吃虧了的?吃虧都是為了佔便宜!他們是看到了鶯姐兒現在年紀這麼小手藝就如此了得了,將來恐怕更不得了。想著多多拉攏,以後鶯姐兒能一直和他們做生意呢!”

趙蓉蓉恍然大悟,趙鶯鶯在一邊偷偷地笑。

從繡莊出來,王氏便帶著女兒們往菜市場那邊走。昨天得到的訊息,菜市場今日開門。不知道能有什麼東西,但是先趕來看看是正理。一開始王氏想著這一次很多人家都元氣大傷,這幾天的菜又一定非常貴,市場上的人應該不多。

到了才覺得人山人海,感嘆道:“我還是小看了咱們揚州,有錢人實在是太多了。”

說完也不再廢話,帶著趙鶯鶯趙蓉蓉進去。

這時候菜市場的攤子並不多,一路走來,有一家賣豆腐的,王氏買了兩塊。有一家賣豆芽的,王氏沒看。有一家賣土豆的,看到土豆有些冒出了小芽芽,王氏就連看都沒看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