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米缸旁就是了,這天氣怕是不到兩日就好了!”王氏指揮趙鶯鶯把密封好的瓦罐擺在廚房的米缸旁。
趙鶯鶯盯著釀甜酒的罐子,真希望能快一點釀好——她是突然想起來上輩子在皇宮裡消暑,吃西瓜比較少,反而是冰鎮之後的甜酒比較多,這才有了釀甜酒的想法。
在皇宮裡宮女子都有份例,份例包括了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大到月前,小到每天有幾塊某種點心,這是規定!而到了夏天的時候,各種瓜果包括西瓜也會成為份例的一部分,只不過他們不大會吃西瓜。
因為西瓜本來就是寒涼屬性的東西,肚腸稍微弱一點的多吃了就要拉肚子。她們是要在貴人身邊當差的,要是正上差的時候鬧肚子,到時候真是閻羅王都救不了人。所以她們哪怕是自恃腸胃康健的也只敢咬上幾口,然後再不敢碰了。
但是甜酒這種蜜水放進冰桶子裡鎮一會兒再喝來解暑,這樣的她卻有不少。上一回趙鶯鶯忽然想起,只是她不會釀甜酒,只能請求王氏。
正在趙鶯鶯期待甜酒的時候,方婆子也從趙家小院那邊回來了。趙鶯鶯看了一眼,覺得自己祖母的心情肯定是不大愉快的。王氏也看了出來,母女兩個面面相覷,沒有問方婆子情況。
趙鶯鶯十分乖覺,只拿釀甜酒的事情說事兒:“奶,家裡的甜酒釀上了,再等兩日就能吃了。到時候可以用來煮糯米丸子,也可以做雞蛋甜酒,我最喜歡的是加水煮開了放進井裡頭涼一涼,喝下去涼快解暑。”
方婆子臉色不好看當然只能是因為這一趟不順利。
大房還好說,宋氏和她抱怨了幾句家裡無錢,算是間接拒絕了這件事——這個理由吧,半真半假。要是有錢的話,大房確實很可能回去買糧。但是現在的宋氏著急攢錢給兩個兒子娶親,錢看的比什麼時候還重,輕易不肯動用。
孫氏就很氣人了。
“噯!我知道,您那出息的三兒子和三媳婦買了糧食囤在家裡,防備著到時候糧價長起來。在您老人家眼裡恐怕世上就只有您三兒子三媳婦聰明瞭吧?只是您也不想想,揚州是什麼地方,糧價再漲能漲到哪裡去!現在買糧的暫且得意了,以後糧價跌的時候才知道有多苦!”
“不過呢,這世上的事兒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那些有錢人家啊都是惜命,所以才總是提前防範。我們這些窮苦人命沒有那麼金貴——就是想要惜命也沒有錢不是!但是我想真到了那種時候了,三弟和三弟妹就算是裝樣子,裝出一個假仁假義的模樣也好,總不會看著他們二哥二嫂去死的。”
最後的話是孫氏笑嘻嘻說出來的,方婆子聽了都臊的慌,她可以想到王氏要是知道這個話,那該有多生氣!這不就是平白賴上已經分家的弟弟家了麼。方婆子將心比心,最終只能搖頭。
她最後什麼都沒有和王氏說,她到底是三家人的長輩,更多的是希望他們和睦,這種話說出來是什麼後果,她可是清楚的很。
只不過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當時孫氏對方婆子說的話不知道怎麼的就被隔壁人家的老婆聽到了,之後就傳揚了出去。
所有的流言都是這樣的,大家流傳的時候總是會避開和當事人說,所以王氏和孫氏知道這件事的時候等於是整條巷子該知道的人都已經知道了。
孫氏雖然有些不自然,但是對一些婦女的調侃還能撐得住。強自道:“這話我就撂在這裡了,這又有什麼錯兒?我就不信了,到時候她王家的和趙家老三敢不管哥哥嫂子。真做的出來,以後也就不用做人了。”
這些話可以說是無恥之極了,凡是家裡有兄弟的不免設身處地去想,立刻覺得頭皮發麻——攤上的這樣哥哥嫂子,趙吉和王氏果然是上輩子不修!
但是這樣的話又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至少真到了要命的關頭,趙吉和王氏真不能撒手不管——無論趙福和孫氏有多可惡,他們總歸是趙吉嫡親的二哥和二嫂。這就像是長在肉上的瘤子,割不掉的。
王氏聽了這些話反應就大了,當即氣的渾身發抖。指天發誓道:“她居然有臉說這種話!我今日算是見識了。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啊!那我也把話撂在這兒,要是我和孩子他爹真的命裡不好攤上這種事,她盡可以賴上我家。孩子他爹和我不能眼睜睜地看他們去死,但是端人家的飯碗就有難處要受,那時候她就等著瞧我的手段吧!”
這話...說的也很在理。趙福和孫氏如果真的要靠趙吉和王氏吃飯了,總不可能還當大爺一樣吧?就算他們想當大爺,也要看王氏是不是紙糊的,王氏可不是那麼好對付。
不過這都是真的走到那一步才用考慮的,王氏雖然存了糧食,但是她並不想真的用上這些糧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揚州亂起來,他們家又能獨善其身嗎?不能的。
但是天不遂人願,越是期盼什麼就什麼越不來。王氏的期待,或者說整個揚州的期待並沒有什麼用,天上依舊是一滴雨不肯下,熱的難受。而糧店呢,沒有等來朝廷平抑糧價而開倉放糧的通知,只等到了東家讓依舊慢慢漲價。
糧價的漲幅並不劇烈,至少沒有一天大變樣這種事。但是每天漲一點兒,每天漲一點兒,始終見不到底。這種方法讓人始終抱有一種僥幸,同時也慢慢讓人絕望,等到回過神來更加無法下定決心去買糧了。
糧價已經很高了!
但是之前便宜的時候沒有買,在最開始漲的時候沒有買,在漲了一段時間但還可以承受的時候沒有買,於是現在也沒辦法去買了——買糧是一大筆錢!這個決定註定要做的很艱難了。相比之下,祈禱糧價要跌,這是一個更簡單更容易做的事情。
這種心態可以理解,但是面對這樣大的事情,人要做出更符合家庭利益的決定就不能完全依靠這些心態,更多的時候要講究理智判斷。如同壁虎斷尾,認清形勢之後迅速做出決定。
一條尾巴與性命,哪一個更重要?銀子和一家人的生存,又哪一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