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他一點也不想長期看到他安達,因為他安達在的話,家裡面的好吃的,都有先拿給他安達,而以前都是先給他的。安達出去打架闖禍了,他也會跟著捱打。但是他闖禍了,他父母會塞給他安達一些吃的,讓他站在一邊去,然後收拾自己。你說這小小的人,就學會吃醋了。他安達的父母不在身邊,他父母難免要多照顧他安達一些。再說了等他父母生下弟弟之後,難免要多花的精力在弟弟身上,到時候他這樣子怎麼行哦!”
“其實也可以理解的,都是四五歲的小孩子,看見父母疼愛其他人,難免心裡面會不得勁。等他大些了,就懂事了。再說了他不是要去學院裡了嗎,到時候學院裡面的夫子會教導他的。”寶音開口辯駁一句,在她看來,這個孩子挺不錯的了。只是在他阿巴嘎面前抱怨一番,之後還不是湊在一起玩。也不像前世的時候,生二胎政策下來後,有些孩子的極端想法。上一世的時候,就看到網上有人寫生下來也要掐死之類的話。
而且親身經歷過學院的創辦,知道學院在一開始的地方,就很注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樣。所以對學院裡面的教學還蠻有信心的,再說了孩子入了學,同齡的孩子也多了,玩鬧到一起,誰還記得小時候的那點想法。
林瑤出聲總結道:“這孩子小的這段時間很麻煩,可是又總不能讓族人們把幹得好好的事業丟下吧!”
寶音想到上輩子的幼兒園,提議道:“不如我們在建個學院,接受那些小孩子行嗎?”說完心裡面都有些不確定起來,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這孩子就那麼一點大,恐怕等父母過了幾季回來,孩子都不認識父母了。
有可能有那等心大一些的父母,說不定都會認不出他們的孩子。畢竟孩子小的時候都差不多,走的時候如果孩子年紀太小的話,還真說不定。這麼一想,又覺得有些不靠譜起來了。像以前孩子的父母,晚上的時候還都見到父母了。
想到現代的一些狗血劇情,就有一個就是孩子被調換。在這個沒有dna鑒定的年代,被調換了,就算換回來,家長心裡面也是犯嘀咕的,誰知道這換回來的有沒有可能也不是自己家裡的孩子。家家生的孩子又多,半途被換回來的,多半不會太重視。看來這方面還是要和母親她們提一下,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格格說的是請人專門照顧那些孩子?”一位夫人有些遲疑的說道。
“這不跟父母有事出門,把孩子給鄰居看管差不多嗎?我記得有家裡面長期在外面擺攤的,就會每月支付一點錢,讓鄰居看著孩子。到現在好像還有些婦人,專門幫鄰居看孩子。每天看個十來個小孩,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另外一位夫人說道,顯然她對下面百姓的瞭解還是有的。
因為部落裡面來往的商人多了,就有人販子來部落偷小孩。雖然人販子出部落不遠就被逮著了,但是也給族人提了個醒,對孩子也看管更緊些。但是家裡的活或者生意不能不做,就請相鄰無事的鄰居幫忙看。有的發展成了生意,有的確實幾家人輪流來的。今天你留在家裡面,把孩子都送到你家裡面來,明天就換一家。
“這樣也是可行的,我們辦學院肯定是部落出面,不愁他們不信。而且不光那些要出遠門的可以把孩子送來,那些平日裡沒有時間看孩子的也可以把孩子送過來。早上送過來,晚上再接回去。這樣也不用擔心孩子太少的問題,原本還想著就出遠門的那幾十個孩子,專門建一個學院會不會有些誇張了。而且他們也不是找不到送的地方,只是有些不妥就是了。建的學堂,還不是有不便的地方。”另外一個很少開口的夫人說道。
“老說學堂學堂的,就是帶一群奶娃娃的地方。這麼說,會不會有點、、、、、、”素來比較爽朗大氣的寶力格說道,她是哈丹的堂妹,和寶音一家很熟,說話也沒什麼忌諱的。
“這個名字還是等和哈丹他們說了之後,看他們有沒有想法再說吧!”林瑤在這些方面格外的注意,私下裡怎麼都好,在外人面前還是要給哈丹留面子的。雖然自己決定了,哈丹也不會說什麼,但是多了的話,外面會有些閑話的。再說了,在外人面前這麼說說也沒什麼,私下裡她們知道是誰取的名字。
聽到她們提起名字的時候,寶音就決定向母親說,名字不如就叫幼兒園。多符合建院的意思,也讓人第一眼就看出是幹什麼的,簡單明瞭。
“這麼一來,等他們五六歲的時候,就可以直接進入學院裡面學習了。還真是省了父母不少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