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技術宅在古代筆趣閣> 第144章 紙和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4章 紙和硯 (4 / 4)

等到安排好幾個商人,李文柏便來到三千百姓面前。

作為主要策劃人和負責人,他必須做好三千百姓的任務分配,否則亂成一鍋粥可不行。

三千百姓分成兩半,一千五百姓被分到了草場臨河面的荒地上,負責開墾荒地,為播種蘆葦和龍須草做準備。

剩下一千五百姓則是被分到草場北面的樹林上,負責砍伐樹林裡的青檀樹。將青檀樹運回來後,再將青檀樹剝去樹皮。樹幹用作開採端山端石的建築工事,青檀樹皮則是改良宣紙的最佳原材料。正所謂一舉兩得。

既然是縣衙的專案,那麼監守的管事必須都得是縣衙的人才行。於是李文柏又叫來了李成,讓他擔任這兩塊區域總計三千人的百姓團隊,然後再選出十多個衙役,細化管理各個片區的百姓隊伍。

在安排完分工和管理後,李文柏這才回到了端山山腳下。

此時五個商人正圍在一起,交頭接耳著。李文柏走上前,才發現原來正圍在一塊黑色石塊周圍,品頭論足,每個人的臉上都滿是興奮與震驚之色。

“幾位,這端石,可還入得幾位的眼?”

一見幾人的表情,李文柏便知道幾人已經被端石折服了。

不只是他們,李文柏相信,就算是當時最有名的硯臺收藏名家,看到這端石,也會被這端石震驚到。要知道,在後世,端硯、歙硯和洮硯,素來有“三大石質名硯”之美譽。同時,端硯還是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安徽歙硯、山西澄泥硯齊名。

就連後世的宋朝著名詩人張九成曾賦詩贊道:“端溪古硯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其珍貴優良,可見一斑。

本來五人還對李文柏的說法頗為不信,現在親眼見到這端石,哪裡還不知道端石的好處?

他們甚至都能想象到,這端石經過一道道工序,最終製作成成品端硯的時候,是怎樣一個精緻絕美的畫面。

五人細細回味了好一會兒,才突然反應過來,連忙朝李文柏施禮作揖,有些歉意地道:“實在慚愧,小的們都是愛硯之人,一時見到如此極品的石料,不免欣喜忘情,讓大人見笑了。”

李文柏笑著擺了擺手,示意她們不必介意,問道:“那依照幾位看來,這端石,可否用以製作硯臺啊?”

五人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最終一臉慎重地說道:“大人,此端石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正是製作硯臺的絕佳材料啊。小的們敢拿自家經營了兩輩子的招牌擔保,此硯一出,必然引起文人界的大轟動啊。”

見五人如此激動,李文柏卻是淡定地笑了笑,“既然如此,那端石的開採工作,一些細節問題,就交給諸位了。”

“應當的應當的,採石是硯臺製作的重中之重,我們一定會讓工人們小心的。大人您就放心吧。”五個商人保證道。

李文柏點點頭,正要走,卻被幾人叫住。

“大人,不知這端石製作的硯臺,大人打算叫什麼名?”幾人的眼神都變得熱切起來,畢竟他們都看出了端石的非凡之處,製作出的硯臺必然舉世聞名,能給這樣的硯臺起名,不得不說是莫大的榮耀。

他們一輩子都和硯臺打交道,自然都希望獲得這個起名的殊榮。但這端石畢竟是李文柏發現的,而且李文柏與他們尊卑有別,這權利,怎麼也輪不到他們的身上。

李文柏聞言,想都沒想,毫不猶豫道:“既然是以端石為原料,那自然取名端硯。以後,便叫做端硯吧。”

廢話,端硯在後世名聲大噪,享有盛名,李文柏現在也只是提前了幾十年將端硯開發出來而已,怎麼可能隨便更改它原本的名字?

既然前世端硯舉世聞名,那麼這一世,端硯在他手上,也必將轟動天下。

“端硯……端硯……端正雅緻……好名字。”

幾人跟著叫了兩聲,連連拍著馬屁,大聲叫好,臉上紅光滿面,都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他們都是酷愛硯臺之人,能親眼見證一種名硯的誕生,確實值得驕傲和高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