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技術宅在古代筆趣閣> 第143章 勞作換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3章 勞作換田 (2 / 3)

人派去京都找了幾個月了,應該都洽談好了吧。

果然,李成點點頭,道:“年前京都那邊來過信,說是找了兩個紙匠,成功談妥。過完年便會離京,想來,這幾日便能到了吧。”

“嗯,那便好。”

李文柏點點頭。

他在去年記下的改良宣紙的製作步驟,畢竟是後世參觀宣紙古鎮時看的工藝流程,時隔一世,很多細節早已記不清。沒有紙匠的幫助,他是絕對沒法完成改良宣紙的製作的。如今製作改良宣紙的秘方有了,紙匠也有了,場地便設在縣城北邊的草場,那裡有界河水,有草地,山上還有青檀樹,樹皮可以用作原材料。

現在缺的,便只有蘆葦、龍須草等纖維含量高的輔助材料了。

像這些材料,不僅可以用來製作改良宣紙,還可以生産一些普通的書籍用紙。

“你怎麼了?有什麼要說的嗎?”

李文柏正思考著,突然見李成有些欲言又止,於是問道。

李成猶豫了一下,低聲道:“大人今天的舉措,小的有些擔心。”

“你覺得……不妥?”李文柏知道李成說的是田産處理的方案。

李成點了點頭,擔憂道:“如今整個西州的人,都看著大人手裡的田産。而大人卻不願講這些田産接濟給窮苦百姓,小的擔心……會被有心之人以為口實。”

李文柏知道李成的意思。自古以來,百姓以耕種為生,田地對於百姓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如今如此多的田産在他手裡,根本就如同一堆燙手的山芋,他若是一個貪官酷吏倒也罷了。可他偏偏百姓眼中的“青天大老爺”。

既然是青天大老爺,自然便是站在百姓這一邊的。查抄了這麼多的田産,怎麼可以不用來救濟窮苦百姓呢?

不得不承認,有些時候,百姓的想法是淳樸的,同時也是強盜思維。

不過這是這個時代人思想的侷限性,李文柏也不多解釋什麼。他不在乎暫時的惡評,只要最後交合縣富了,便沒人能說他什麼不是。

“放心吧。”李文柏看著李成,說道:“你以為我不分田,而是讓百姓買,是真的貪他們那點錢嗎?一畝田十兩銀子的市價,縣衙只賣二兩。這根本就是賤賣了。我當初能以工代賑,幫難民度過寒冬。如今就能照樣讓那些無田的百姓,攢到買田的錢。”

李成愣住了,他不知道李文柏還有這樣的想法。

“大人的意思是……還要僱他們……”

李文柏點頭。

“可是……城牆和道路都修完了,還能僱他們做什麼呢?”

李文柏笑了,“你忘了,我去歲臘月收購的草場地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