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州兵退兵了。
陳一志站在城頭看著緩緩退走的州兵,整個人都傻了。
等他確定這些州兵並不是退回營地,而是真的退兵了,終於忍不住一陣狂喜,然後立即派人,去通知身在縣衙的李文柏。
當得到訊息,匆匆趕來的李文柏爬上城頭,看著城外空空蕩蕩的雪原,心裡懸了大半個月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劉安也跟著來了,看到此情此景,喃喃道:“這……這怎麼就退兵了?”
李文柏望了一眼空蕩蕩的雪原,笑道:“看來是我等的人,來了。”
“你是說……京官來了?”劉安聞言,愣了愣,然後想到了什麼,瞬間喜不自勝。
“是的,終於來了。”
李文柏轉身朝著東南方,遙遙一拜,“臣交合縣令李文柏,感謝陛下,知臣。”
……
確定州兵退走後,李文柏便親自下令,取消縣城的戒備狀態,開啟城門,準備迎接京官。
過了兩刻,城牆下,近二十人,騎著馬,緩緩穿過城門,來到了縣城內。
來人正是單同甫、紀永寧、何興國以及十名大內高手,跟在他們身側的,是一臉土色的曹東山和四個副將們。少的一個副將,已經被單同甫三人命令帶州兵回前庭了。
李文柏站在城門口,望著騎馬而來的數人。他直接就略過了曹東山和四個副將,將目光放在了位於最前面的三人身上。
待到馬匹停下後,李文柏恭敬行禮,朗聲道:“下官李文柏,拜見幾位大人。”
“你就是交合縣令,李文柏?”單同甫問道。
“正是下官。”李文柏低著頭,不卑不亢。
單同甫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同時下馬,虛扶了一下李文柏,示意他起身。
當三人看到李文柏臉上那張年輕的臉龐時,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愧是名滿京都的李冠玉。區區縣令,就敢軟禁刺史,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整個大齊,也只有你敢幹了。”
“確實是少年英傑。難怪連陛下都誇贊。”
“這些天,不好熬吧?”
三人或是拍拍李文柏的肩,或是親切問候,說話的語氣,就好像李文柏是他們的子侄一樣。
李文柏則是連連擺手,一臉謙虛,嘴裡滿是“不敢當”“大人謬贊了”“不過是為民請命,為陛下分憂,都是文柏的本分”之類的話。
見李文柏如此謙虛,三人眼中欣賞之意更加濃重,看李文柏不覺越發順眼起來。
此情此景,被剛剛受過三人的雷霆震懾的曹東山等人看來,又不由得心中一片苦澀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