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技術宅在古代筆趣閣> 第80章 會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0章 會試 (2 / 4)

“好,要的就是實話實說。”王行之笑,“下一個問題,月後的會試,你有幾分信心能夠高中?”

同樣的問題從王敦茹口中和王行之口中說出的意思完全不同,李文柏不敢隨便說幾句空話應對,再三思慮過後,嘴角扯出一絲苦笑:“不瞞老師,學生只有三成把握。”

“哦?”王行之沒有生氣的意思,“為何?”

李文柏說:“學生長處在實事策論,但此題考官主觀意識佔比過重,做不得依靠,四書五經勉勉強強夠的上合格,但進士科佔比較重的詩賦...老師也知道,學生是一竅不通。”

雖然不知道這兩個月以來王行之為何一點教自己作詩的意思都沒有,但這一點對朝夕相處的師生來說根本瞞不住。

“好,人貴有自知之明。”王行之又問,“為師問你,來年準備完全再上考場,為師保你至少能進入前五位,前途無量;以及月後準時應考,但很可能只能考上個三甲同進士,你的選擇?”

“學生選同進士。”李文柏毫不猶豫,“學生不懷疑老師的本事,只是有些事情不可拖延,只要能在今年順利進入仕途就好。”

明明是急功近利的回答,王行之卻笑了:“為何?出身方面你無需擔心,即使朝廷下令抑商,你是我的學生,自然不可能無法參與科舉的。”

李文柏抿嘴:“若是僥幸同進士,學生也有自信能打出一條血路,絕不辱沒老師的門楣。”若是不曾踏足金鑾殿,他許是會選擇來年再戰,但是朝堂那一日的事讓他觸目驚心。

如今的雍和帝與他所知道的大唐李二確實有幾分相似,但這從未聽過的大齊朝還有多少的歲數,他則是摸不清楚。

若是運氣好,接下來是大齊中興,那他自然是等得起;若是大齊不敵匈奴,不似大唐前期的崢嶸氣象,反而像是後宋的風雨飄搖,若是錯過了這次,下次朝堂就可能重新洗牌。

他不能等。

沉默了一會,王行之長嘆一聲:“你啊,和敬元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是那麼固執。”

李文柏有些愧疚:“老師...”

“好了,無需多言。”王行之擺擺手,“既如此,學問暫且先放一邊,接下來的一月,為師專心教你如何應考,位列榜首不敢妄言,至少進士的名頭,你無論如何也得給為師拿下來!”

顧文也在一旁幫腔:“老師所言極是,學生可不想有一個同進士的師弟。”

李文柏只能過說道:“學生遵命!”

他心知肚明的是,王行之也好顧文也好,都是實實在在為了他的前途著想。

時下士子們之間流傳的說法是,與其掛在三甲落個同進士的名頭,還不如幹脆落榜,來年再來,說不定能考上個進士呢?

雖然都有“進士”兩個字,但二甲往前的進士和三甲之後的“同進士”一字之差,卻就差之千裡。

打個簡單的比方,進士科一甲三名外加二甲進士,可在殿試之後擇優引入崇文閣做編修之職,一甲進士授官八品,其餘授官從八品,都可按部就班地在京中熬資歷,三年之後便可入六部為官。

入不了崇文閣的,也會外放置較為富裕的縣為縣令,累功升遷,只要幹得好不愁沒前途。

但同進士則不同,科考之後要麼在九寺五監做個小小的九品小官,要麼外放地方老老實實從縣丞縣尉做起,最好的也只能混個下縣縣令的職分,往後在進士出身的同僚面前也會矮上一頭。

一字之差,前途便從此向兩個分叉口。

所以無怪王行之和顧文說話不留餘地,實在是若實力不濟考了個同進士,大齊又不允許會試高中者來年繼續考,往後怕是要多走不少彎路,即使有個好老師師兄也無濟於事。

說完這個,王行之又看向顧文:“這個月就專心在公事上吧,萬事小心,千萬不要勉強。”

顧文知道老師指的是什麼,當即點點頭表示明白。

一場酒就這麼草草結束,王行之揮舞著衣袖將倆師兄弟趕出書院,直言接下來一個月都是體力活,他年事已高,必須早些休息,顧文李文柏無奈,只得雙雙告退。

離開書院,李文柏跨上早已準備在門外的駿馬,問正準備鑽進馬車的顧文:“師兄,老師所言讓您多加小心,是什麼意思?”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