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了四月份,跟京東的融資案算是達成了。
與最初的方案略有出入。
紫微星出資8000萬美元,拿到了京東30%的股份。融資完成後,京東的市值達到了2.67億美元。
因為此前北極星和紫微星也佔據一些股份,這輪融資過後,周不器手裡的兩家公司將是京東最大的股權方。
其中,紫微星佔股35.6%,北極星佔股14%。
兩者相加高達49.6%,比劉強棟的個人股份還多10個點。
不過,股份多不代表話語權大。
根據融資協議的要求,紫微星只有9.6%的投票權,多餘的投票權要授權給劉強棟,以保證他對公司的絕對控制。
融資達成後,接下來就是共襄盛舉了。
紫微星和京東會各出2000萬美元,成立京東日本株式會社,在日本開展B2C的電商業務。其中,紫微星持股49%,京東持股51%,投票權跟股票掛鉤。
這樣的股份安排,只是確保京東方面在創業階段有足夠的話語權和主導權。
畢竟他們才是搞電商的專家。
4000萬美元想把B2C電商做起來……嗯,在國內不行,在日本還真有可能。那邊不流行補貼策略,電商的價格和實體店的價格沒啥區別。而且國土面積小,市場高度集中,物流也很容易就能搭建起來。
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失業很嚴重。
為招聘快遞員提供了外在保證。
不過,作為新入場的外來網站,京東日本在初期的時候,商品價格必然要有較大的讓步,同時斥巨資做營銷、導流量,打通供應鏈關係。
營銷才是燒錢的大頭。
4000萬美元如果不夠用,接下來就要啟動融資。
京東沒啥錢。
融資的主力軍,肯定會是紫微星。到時候,紫微星就可以一舉超越京東,成為京東日本最大的股東了。
4月5號,籤合同。
協議達成。
周不器和劉強棟喝了一杯紅酒。
表示會用半個月的時間在國內這邊組建團隊,其中就包括校內團購的總監陳東,搞一場誓師大會,出征日本。
劉強棟還笑著說:“但願明年京東也能拿一個國家貢獻獎!”
周不器一揮手,“沒啥意思,就一個大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