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日本的總裁橋本先生,全程負責接待周不器一行人。崩潰的是,這個戴著眼鏡的老橋本,一句英文都不會。
安排了一個女翻譯,說話也很彆扭。
索性就寧雅嫻出面了。
一亮相,就是一口地道的東京腔,著實把雅虎的人給驚豔了一把。
說到雅虎日本的薪資結構時,橋本先生給出了一番自己獨到的見解。
日本彈丸小國,人口卻有1.2億,人口密度世界第一。尤其是東京,這些年來人口越來越多,是典型的車多、人多、企業不夠,競爭壓力超級大。
內卷化非常嚴重。
供小於求,所以在擇業時,企業方更有話語權,有資格以比較低的薪水簽下更多的年輕人。
壓榨年輕人,供養老年人,在每一個國家都心照不宣。
相比之下,日本已經步入了老年化社會,這種體系之下,壓榨得就更嚴重了,對年輕女孩子是青春消費,對職場年輕人一樣很苛刻。
拿著最低的工資,做著最辛苦的活。把錢都發給老年人了。
尤其是大公司。
大公司,就意味著生命力更強,尤其是索尼、松下、雅虎日本這種級別的巨頭,幾乎是大而不倒。
也就意味著,在大公司工作,是可以真正的拿到終身僱傭的機會。
如果是去了中小企業,雖然也是終身僱傭……可一旦企業破產,工作就被動地失去了,大家還要辛辛苦苦的再去找工作。
這太麻煩了,工作風險大。
還是大公司好。
工作穩定。
日本社會里的流動性極差,比如備受推崇的匠人精神,這固然是好事。可這背後意味著從祖輩、父輩、兒輩、孫子輩幾代人都在從事一種工作,都在做一件事,完全沒有階層變化。
階層不變,就意味著社會穩定、秩序井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比較殘酷的社會氛圍,壓抑沉悶,自殺率世界第一也就不奇怪了。
年輕人們都喜歡去大公司工作,大公司的選擇權大增,就可以用比較低的薪酬招聘到一些優秀人才了。
橋本先生道:“這是我們的優勢,我去過華夏,去阿里巴巴考察過。你們那邊的企業文化,是用高薪來吸引優秀的年輕人,這會極大的增加企業開銷。我們這種薪酬制度的設計,可以有效地削減支出。”
周不器:“呵呵。”
賀陽:“呵呵。”
俞永覆:“呵呵。”
橋本先生接著說,“剛畢業的大學生,拿到的薪資都差不多,這本就是一種社會平等。要是年輕人們剛剛大學畢業,有的人拿到了50萬日元的工資,有的人只能拿到10萬日元,貧富差距不一下就拉開了嗎?”
年紀輕輕,貧富差距就這麼大,年紀大了之後,差距不是越來越大?到時候,矛盾積攢的越來越多,遲早會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