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59章 表率 (1 / 3)

這天上午,周不器跟阿里和企鵝公司的兩位馬老闆約了個地方,坐下來聊了聊。

話題先是圍繞著即將上市的阿里展開。

都去表示恭喜。

現在的阿里可不得了,眼下國內的電商市場大爆發,就極大的提高了阿里的收益以及未來的潛力,市場裡甚至有很多人認為,一旦阿里上市了……那麼阿里很有可能就會超過紫微星,成為國內市值最高的公司。

而阿里所擁有的行業地位和引領作用,就遠不是紫微星、百度、企鵝這幾家公司能比的了。

這不是公司規模,也不是企業家的影響力。

是一種示範作用。

國內的這些網際網路大公司,成功的方向有許許多多,但是模式都差不多,就是流量在前、產品在後。

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沒有流量渠道,即便有很好的產品,往往也會被市場淘汰。

最典型的流量渠道,當然就是搜尋和社交了。

就比如QQ。

企鵝旗下有幾十上百款的產品,都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可是,早年這家公司都渾渾噩噩的,只是做出來了一款聊天軟體,卻根本不知道這款聊天軟體有什麼用、去靠什麼賺錢。

連創始團隊都不明白,只是在一種「運氣」之下,做出了這款產品,踩上了流量的密碼。

擁有了QQ的流量優勢之後,企鵝之後的發展就如日中天了,就一發不可收拾。

百度也差不多,靠著搜尋業務的強大流量,很快就建立起來了一整套的百度產品生態區,成為了國內另一方有著強大勢力的網際網路巨頭。

哪怕紫微星也是。

紫微星真正的破圈,不是校內網,也不是朋友網,而是微點安全衛士。

微點安全衛士不賺錢,真正的意義是能夠以安全為切入點,迅速的進入全國千家萬戶裡。然後就靠著微點安全衛士為突破口,打通了千家萬戶的流量,這就有了隨後一系列產品的大爆發。

包括搜狐、網易、YY、愛奇藝等網際網路的一線大公司,成功之路也都是以流量為切入點,先有了流量,然後依靠著流量去做產品。

這已經成為了國內網際網路的「模版」。

似乎想做一款網際網路產品,就必須得先有流量才行!

要是一款產品沒有流量,哪怕你做的再好,你也不可能成功。

多少創業者都是死在了這裡,他們開發出了一款很好的產品,可是自身沒有流量。等轉眼發現,行業巨頭們已經把自己的產品抄過去了,然後靠著強大的流量匯入,已經把山寨產品做成功了。

這就會讓很多人感到氣餒。

就感覺創業之路被堵死了。

因為網際網路的「流量入口」就那麼多,現在已經基本都被百度、紫微星、企鵝這三大入口給瓜分了。別的公司沒有了流量入口,豈不是就意味著永無翻身之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