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明新婚,只放假三天。
這本就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性選擇,在事業和家庭裡,要毫不猶豫的站在事業這一邊。選擇事業,可以事業和家庭雙豐收;選擇家庭,會導致事業失敗,隨之而來的就是既沒了事業,也沒了家庭。
不過,到了眼下的這個階段,90後的年輕人開始進入職場了,號稱要“整頓職場”了,似乎都在宣揚迴歸家庭、迴歸生活。
在各行業漲薪的背後,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浮躁情緒。
這一點也不奇怪。
歐美那邊的“正義人士”天天折騰,從保護小動物到女權主義,再到邊緣取向人士……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社會福利太好了,個人薪資水平太高了。
有錢了,物質生活滿足了,就都開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了,想要進入下一個理想階段了。
國內也有很多年輕人受到了類似思想的影響……當然,能夠理解並接受這種更高一級的精神追求的人,往往都是有學歷有知識有文化的,而且基本上也沒有物質上的負擔,他們有更高階的追求,這當然可以。
可問題是,國內還有七八億人月收入不足1000塊錢呢!
能有幾個人滿足了物質需求?
很多年輕人在物質需求還遠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就受到了網際網路言論的影響做錯了自我定位,開始去幻想精神世界的滿足了,以為自己也能像國內的那一少撮人或者歐美的年輕人一樣,也去追求更高階的東西,這就實在是受到了很多來自西方世界的思想毒瘤的侵害。
完全與現實發生了扭曲。
周不器對“外包”事件很不滿,在張一明休假的這幾天,他會在紫微星暫理他的工作,第一件事就是關注公司內部的外包團隊。果然,很快就遇到了一個年輕的女孩子,她就是因為年輕氣盛在理想和現實中發生了認知扭曲。
她的工牌是綠色的,跟正式員工的白底黑字有著顯著區別。
“同學,你好!”
周不器見她似乎有些膽怯,就上前叫住了她。
在紫微星內部,陌生同事之間都喜歡稱為“同學”,比如稱呼張一明,沒人叫他“張總”“老闆”“領導”什麼的,而是統稱他為“一明同學”,從而在公司內部追求一個平等的機制。
可是,眼下的外包機制,真是嚴重破壞了公司內部的平等!
“周總,你……你好……”
這個女孩兒有些害怕,也可能因為是外包員工,有些自卑。她的工牌上標著她的名字,叫向書文,很有文藝感的名字。
周不器笑道:“我想跟你聊聊,你有空嗎?”
這裡是園區超市的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