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的業務很多,很多事情自己做不過來,就會挑出一些相對簡單的工作,交給外面的第三方公司來做。
就比如AI的資料處理。
在海量的資料裡,要人工的把每一條資料做上標註,對資料進行分類,然後用資料對演算法進行訓練。這是一個單調的重複的、沒什麼技術含量的工作,基本上只要會英語,懂一些基本的資料分類就行。
周不器知道這件事,是紫微星國際這邊,沈向陽跟他的彙報。
就是沈向陽要把這類資料分析、資料處理的外包給印度的外包公司去做。
周不器一度還挺驚訝。
為什麼不要外包給國內的團隊來做?可以為國內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啊!
答案也很簡單,就是省錢。
外包給印度來做,用工成本是每人每年10萬盧比……大概就是2000美元的年薪,要是放在矽谷,年薪得20萬美元!哪怕是外包給國內的員工,年薪也得2萬美元左右。
而且,印度的英語普及度更高,管理更嚴酷,也更適合做一些類似的工作。
只不過紫微星的外包情況,周不器就不是太清楚。
只以為是一些內容稽核、客服之類的工作會外包。
提議李俊去開一個小公司,其實很簡單,來紫微星這邊接一個外包的單子,也不指望賺什麼大錢,很容易就做起來了。
李俊卻不一樣,“我可不想接外包單。”
周不器問:“怎麼了?”
李俊道:“太累!”
“那就少接點唄。”周不器就有點莫名其妙,“累不累的,難道不是工作量太大?少接點單,然後你少賺點中間商的差價,工作量小一點不就行了?”
“身體上的累,那其實都好說。”李俊搖搖頭,隨即嘆了口氣,“主要是心累,是一種人格上的辛苦。外包的人我見過太多了,說實話,不好處理!”
周不器不太瞭解相關情況,“什麼意思?”
李俊道:“外包有歧視啊!”
周不器問:“什麼歧視?”
李俊道:“外包員工,就相當於臨時工。讓外包員工和正式員工在一起工作,哪怕一個外包員工能力再強,也要聽從一個正式員工的工作安排和調遣。在一起工作的時候,外包員工的身份都會存在著侷限性。”
“不會吧?”
周不器大吃一驚。
李俊就很奇怪的看他一眼,才發現自己失言了。
原來大老闆根本不知道這一類的事情。
周不器追問:“仔細說說,到底怎麼回事?”
李俊猶豫了一下,就拿出了手機,開啟了微書的工作群,翻了一會兒,果然看到了一段留言,遞給了周不器:“你看這一段,就很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