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製機這個市場能存在,就說明市場裡有這個需求。
不僅是存在了,歐美這邊有不小的需求,市場還不小呢!
很多球星,都拿著自己專屬的定製機。
哪怕對很多普通人來說,為了追求個性也會給手機加一個手機殼。
在歐美這邊,手機不算是貴重物品,不像國內那樣在使用手機的時候都倍加小心,又要貼膜又要加殼,來小心翼翼的保護起來,這邊如果加了一個手機殼,那更多的是透過手機殼來變現自己的個性化。
從企業運營的角度來看,當然還是做手機殼更容易。
不過加了一個手機殼,就破壞了一部手機的設計美學,顯得太笨重了。設計師們花了無數心血設計出來的輕薄流線造型,就完全被糟蹋了。還是定機制市場裡的那種拆機換殼更有追求。
既不會破壞手機整體上的設計美學,也可以加一些個性化的設計。
第三方的定製機公司,其實不太好。
不僅是收費貴。
因為要把手機拆開,然後才能換成定製的外殼,一旦拆機了,官方就不保修了。
這對選擇了定製機的使用者來說,就要承擔不小的風險。
如果愛斯達專門成立一個定製機工作室。
就可以把這個問題解決。
首先就是價格上更優惠,不可能像第三方定製機那樣在報價上一點情面都不留。還有一點,就是這是愛斯達自家的工作室,自家公司的業務,即便是定製機,依然可以提供後續的售後服務。
石婧美有一點說的很有道理,論起品牌的號召力,愛斯達比起三星和蘋果,的確處於弱勢地位。
蘋果就不說了,那是科技產業裡的明珠。
即便廣告投入不多,也不影響蘋果的品牌價值。
三星就不一樣了。
三星集團是一個超級巨無霸,三星集團旗下有二十多家子公司都在歐洲開展了業務,這影響力就太大了。在打廣告的時候,只要推廣“三星”的品牌,就可以讓所有業務都受益。
一年在歐洲投入20億歐元的廣告費,分攤到每一家公司上,其實就幾千萬歐元。
歐洲這邊,鋪天蓋地都是三星的廣告。
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過去這幾年,歐洲市場的第一大廣告商,就是三星!
那廣告真是遍佈各個賽道,不說別的,哪怕是足壇裡,也到處都是三星的影子,不僅是到處的廣告牌廣告,三星甚至還成為了切爾西的主贊助商。
愛斯達就不可能有這樣的實力。
每年在歐洲的廣告費投入,也就23億歐元,最多的一年也沒超過3億歐元。
跟三星沒法比。
這品牌力自然就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