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在歐洲市場有一定市場份額的硬體產品的公司就四家:華為、中興、聯想和愛斯達。
過去這幾年,華為和中興已經吃了不少專利官司。
都被折騰的焦頭爛額。
聯想卻不會受這些事情困擾,因為聯想在歐美的品牌主打的是ThinkPad,是當初從IBM收購過來的,附帶著很多相關專利。還有一點,就是電腦這玩意已經面世三十年了,很多這個領域的早期專利都已經過期了。
愛斯達一開始的時候,在專利方面也受到過很大的壓力,吃了不少官司。
後來和谷歌合作,收購了摩托羅拉。
相關的訴訟官司就銳減了。
這類的事情,周不器真是見過太多了。
不服不行。
這種外來戶,初來乍到還沒站穩腳跟呢,忽然接到了官司,就會很被動、很慌亂。
別說愛斯達了,哪怕是微軟、蘋果、甲骨文這樣的科技巨頭,也會常常遭遇這種專利流氓的困擾,絕大多數的時候也是花錢消災。
高通搞垮了歐洲的晶片產業,還真是幫了一個大忙。以國內的實力,如果要自研手機晶片,那真是太難了,低端晶片都玩不明白。可是在歐洲這邊的晶片產業底子很雄厚,在歐洲成立晶片研發中心,未來就很有機會衝擊高階!
花點錢私下和解,花錢買平安,早擺平早利索。
周不器也不想妥協。
除非是對方索要幾億美元,沒辦法了。
“那能一樣嗎?人家在歐洲市場都發展十多年了,而且這些公司都成立二三十年了,都有很多積累。愛斯達還是太年輕,底蘊太差,人善被人欺、人弱也被人欺。”
周不器道:“很多專利流氓發起訴訟,根本就不是為了打贏官司。”
“華為呢?中興呢?”
誰敢承受這種風險?
怎麼辦?
只能給錢。
還是乖乖給錢認栽就得了。
“啊?”
“所以愛斯達要多買一些專利,一方面可以積攢下雄厚的資本,一方面也是做個妥協。”
要麼乖乖給錢和解,要麼就要去外面聘請律所去正面對抗的打官司……這官司要是真打起來,那可就太漫長了,請一個律師團隊,一年律師費可能就要上百萬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