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別說,周不器一下就心動了。
在製造業裡,遇到的最大麻煩還不是技術困境,而是技術問題解決了之後的產能爬坡。
花了無數的錢,好不容易把技術難題給解決了。
可是,沒法量產!
這是最讓人痛心又絕望的事。
特斯拉幾度陷入了破產危機,不是他們的技術水平不行造不出電車,而是產能爬坡遇到了重重難關。
車子已經設計出來了,預售了幾十萬臺、幾百萬臺……可是造不出來!
沒產能!
後來,是特斯拉魔都工廠的開工,終於解決了特斯拉多少年都解決不了的困境。
國內有著空前強大的製造業體系。
不僅有數量龐大的工人,而且這些工人還都吃苦耐勞、勤奮努力……最最重要的是,這裡沒有工會的煩惱,沒有罷工的煩惱,資本家可以在這裡隨心所欲地大幹特幹!
國外就不行了。
根本沒有這麼好的施工環境。
隨著國內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各國的中低端產業都挪到了國內來了。可仍有很多高階產業,因為技術保密的緣故,都保留在他們本土。
比如海力士的快閃記憶體晶片。
這是韓國本土的工廠,由韓國本土的工人來開工生產。
這就很麻煩了。
這些外國的工廠,沒有“爆單”的能力。
國內的工廠,平時每天是100單……忽然有一天火了,一天增加到1萬單了,國內的工廠在短時間內就能迅速地處理好這個問題,迅速地把產能給提上來。
國外就不行了,要按部就班。
這就導致很多新開發出來的好產品,都是產能不夠的……訂單太多,根本生產不過來。怎麼辦?肯定是優先照顧那些有著很多年往來的關係友好的合作伙伴。
比如高通最新款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