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由華爾街那邊主匯出來的關於好萊塢電影的拼盤投資業務,的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連婕妤傳媒都受益良多。
受益最大的當然就是傳奇影業。
現在的傳奇影業,處於巔峰期,正在積極的運作上市,據說市值已經達到了50億美元。萬達在收購派拉蒙不成之後,就是轉頭高價買下了傳奇影業來補充生意版圖中的製片業務的短缺。
這就很遺憾。
不管是阿麗亞娜,還是萬達,都屬於好萊塢的外人。別看萬達很順利的收購了AMC院線,好像是踏入了美國電影行業,可這跟好萊塢完全是兩碼事。
“傳奇影業存在著基礎性的商業缺陷。”周不器毫不拖沓的給出了他的看法,“拼盤投資的模式已經走到盡頭了。”
“為什麼?”阿麗亞娜就很是不解,“拼盤投資的模型好像挺有道理的,我也的確諮詢了很多投資家,都認為這是有道理的。”
周不器點了點頭,“是有道理,可那是過去。”
過去的電影拼盤投資,邏輯是是“量化”。
投資一部電影,這風險太大了。
別說外人來投資了,哪怕是好萊塢最專業的製片人,也要承擔巨大的失敗風險。每年出品的好萊塢電影裡,只有15%的電影能夠透過票房市場直接盈利。
可是,如果是“量化交易”,就可以有效的規避這種單片投資的風險。
經過投資模型的計算,一次性投資2030部電影,就可以平掉那些虧損電影的風險,並利用其中的45部盈利的電影,把所有虧損的錢都賺回來,並且獲得收益。
年化收益甚至可以達到15%!
這樣的一個新發現,在過去十年裡,成了華爾街和好萊塢最大的合作模式。拼盤投資也成了過去十年裡好萊塢首選的融資方式。
婕妤傳媒在周不器的號召下,趁著次貸危機,趁著華爾街和好萊塢都缺錢,也利用拼盤投資的合作模式參與了進來,一舉開啟了好萊塢的市場。
時過境遷,好萊塢已經變了。
“過去?”阿麗亞娜似乎很不甘心,她所有的投資熱情,都放在拼盤投資上了,很難因為周大老闆的幾句話就接受失敗的結果,“為什麼?不,為什麼會是這樣?”
周不器聳了聳肩,“這就是現實,好萊塢的複雜性,甚至超過華爾街。拼盤投資的模型,是根據好萊塢過去的電影商業表現來製作出來的。”
“和PayPal合作也不行嗎?”阿麗亞娜對電影的邏輯不是太懂,可她爹是著名的銀行家,她對華爾街這邊比較熟悉,“過去的拼盤投資,是啟動一個專案基金,然後透過投資模型去吸引投資人,獲得資金。如果能夠跟PayPal合作,獲得資金的途徑就可以更方便了,全世界的PayPal使用者,都可以線上購買拼盤投資專案的份額,甚至參與單部電影的投資。”
周不器好笑道:“那不就是電影眾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