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艾格是行業專家了,他一眼就發現了紫微星環球在業務結構上的劣勢。別看現在紫微星環球的市值高達1560億美元,其實存在著很大的戰略缺失。
電影是娛樂龍頭。
就好像一列火車,電影是火車頭。
只有火車頭有勁,才能拉動整列火車快速行駛。
迪士尼現在遇到的麻煩,就是電影製片的能力不及預期,火車頭沒勁……想帶動列車高速行駛,根本拉不動。
紫微星環球這邊的情況截然相反。
火車頭很有勁。
尤其是漫威影業,一部部超級英雄的系列電影閃耀全世界,再加上系列化的大片《速度與激情》《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暮光之城》《飢餓遊戲》《怪物史萊克》《007》等等,可以說全球電影產業的半壁江山都被紫微星環球給掌控了。
然而,這列火車只有兩三節車廂。
沒什麼貨可以拉。
只有龍頭效應,後續的業務完全沒跟上來!
過去幾十年的娛樂產業發展,早就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發展體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電視+電影」。
華納兄弟身邊,有特納電視網、HBO、CNN等電視臺兄弟;迪士尼旗下,有ABC電視網和ESPN頻道;二十世紀福克斯身邊,有福克斯電視網;派拉蒙身旁,也有維亞康姆和CBS電視網。
索尼影業、米高梅都缺乏強大的電視臺業務,所以混的極差。
前些年環球影業在通用電氣和維旺迪旗下的時候,背後有NBC電視網,環球影業旗下也有自家的有線電視網,混的風生水起。
可是在分拆交易的時候,周大老闆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線。
他把所有的電視臺業務都剝離掉,賣給了康卡斯特。
連環球影城也沒要。
只保留了環球影業的招牌。
這就造成了現階段紫微星環球在戰略層面的業務缺失,缺少傳媒平臺的支援,也沒有衍生品渠道的銷售能力。
就比如迪士尼。
電影是最核心的業務,可收益只佔公司總收入的20%左右;剩下的被媒體業務、遊樂場業務和消費品業務,基本各佔25%。
現在的紫微星環球,沒有媒體業務,沒有遊樂場業務,只有迪士尼一半的消費品業務……這火車開動起來,就是「跑空車」,就會造成極大的動力浪費。
就比如電視臺和電影的合作。
電視臺需要播放優質的內容,才能吸引到觀眾。吸引到了觀眾,有了收視率才會有更多的廣告收入或者付費訂閱收入。
可是,買電影版權太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