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公主」的IP版權以「保底+無限期」的模式授權給了潮玩公社,那麼毫無疑問,「星球大戰」的版權也要以類似的模式授權給迪士尼。
這是好萊塢之間的主流做法。
比如環球影城的「變形金剛」,就是環球影城每年向派拉蒙交一筆授權費。如果「變形金剛」的消費品賣得多,派拉蒙為此獲得了一大筆分成,這當然皆大歡喜。
如果「變形金剛」的消費品在環球影城銷量很差,派拉蒙的獲益很少,那就需要保底條款了。環球影城必須向派拉蒙支付保底費用。如果不給,派拉蒙就可以把版權收回,然後授權給其他的遊樂場。
比如夢工廠動畫授權給環球影城的「功夫熊貓」的版權,華納授權給環球影城的「哈利·波特」版權,也都是類似的模式。
不過,非好萊塢系的遊樂園,就很難有這種「無限期」的條款了。
比如萬達正在國內做遊樂場業務。
他們就不可能拿到什麼「侏羅紀公園」、「蝙蝠俠」、「哥斯拉」之類的版權,如果想拿,那得是有限期的合同。
比如5年合同、10年的合同、15年的合同。
這對遊樂場一方就太不友好了。
很難接受這樣的方案。
遊樂場這邊斥巨資圍繞著一款IP打造了一系列的娛樂專案,結果10年、20年後版權到期了,人家把版權收回了……這些巨資投入就全泡湯了。
全球做遊樂場業務的公司還是挺多的,比如迪士尼樂園、默林娛樂、環球影城、華僑城、華納大世界、華強方特、海洋世界、團聚公園等等。
非好萊塢系的遊樂場裡,幾乎看不到好萊塢第一線的IP元素,這玩意風險太大了,害怕被好萊塢坑。
如果有,也是小打小鬧投資很少的小專案,或者是一些比較邊緣的二三線品牌,像「小豬佩奇」、「海綿寶寶」這種。
羅伯特·艾格最關心的肯定是「星球大戰」的版權,笑著說:「我覺得就別競標了,咱倆今天就把這事定下來得了!」
周不器很爽朗,「好啊!多少保底?」
艾格道:「還是上次的報價,2000萬美元。」
「這個方案不是被否了嗎?」周不器微微皺眉,疑惑的看著,「環球影城那邊給的保底是2500萬美元。」
艾格道:「但是迪士尼給出了20%的消費品銷售分成。」
周不器好笑道:「環球影城給的是30%的分成。」
艾格就有些無奈,「我覺得這樣就差不多了,迪士尼的報價雖然低,但真正的實現未必就差了。迪士尼樂園每年的遊客量,比環球影城的三倍還多。而且,迪士尼樂園的零售體系比環球影城強大太多,我們的銷售額是環球影城的10倍還多。」
這倒是實話。
環球影城的票價比迪士尼樂園低,消費品的價格、銷量也都比不上迪士尼樂園。雖然迪士尼樂園的消費品分成只有20%,但未來的預期收益可能會遠遠高於環球影城的30%的收入分成。
艾格直言不諱的說:「前幾次跟你們公司的高層談,他們……我覺得他們過於在意條款了,似乎就是想簽下一個很漂亮的協議來獲取業績,而不是透過統計模型來計算未來的實際收益。而且,我認為很多人對環球影業還有傾向性的心理,不夠客觀。我認為這不是什麼好事。」
周不器知道這是自己的管理不當。
但沒辦法。
他根本就抽不出那麼多時間來管紫微星環球這邊的事,現在發展的都挺好……差不多就得了,有一些私人的齟齬和小心思,也就視而不見了。
好萊塢的公
司體系本來就比矽谷那邊黑暗很多,各種貓膩、各種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灰色地帶和過界的黑色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