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UC集團的構思,早在周不器當年收購UC的時候就想好了。他買UC,就是為了找機會賣掉,高位套現。
現在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機會來了。
相比之下,周不器更願意把UC集團賣給微軟。
這畢竟是一次坑人的交易。
甚至比去年把朋友工作室賣給EA的交易還要坑。
紫微星和百度雖然有著業務上的強競爭。
但周不器還是覺得坑老外是最佳方案。
不過,百度想買,還真是不能簡單地從業務層面去拒絕。
公司的發展,並不能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就跟戰爭一樣。很多時候,業務的失敗不代表戰略的失敗。
百度在移動端的發展太遲緩了,“手機百度”這款App連全國前50都排不進去,可見掉隊有多嚴重。
這就很危險,是戰略層面的危險。
要是幾年內百度系的產品不能霸佔使用者手機的桌面,時間長了,使用者就把百度給忘記了,這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百度現在急切地需要一款代表百度集團去佔領使用者手機的產品!
這是一個標誌,一面旗幟。
哪怕這款產品在十年後失敗了,短期內卻可以發揮巨大的戰略作用,可以讓百度藉著這個機會抓住移動網際網路這艘大船的錨,來化解戰略的風險。
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假辭色地完全拒絕百度也不好。
周不器還是覺得遵照此前的計劃發展,稍作變通,進行一定程度的業務拆分。UC集團的估值這麼高,以百度現在的實力根本吃不下。
要是強行吃下了,對紫微星反而麻煩。
紫微星賣掉UC集團的目的是套現。微軟的體量極大,幾十億美元的股票,套現起來很簡單,找不到大機構接手,直接把幾十億美元的微軟股票都拋進二級市場裡,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百度就不行了。
要是達成交易了,紫微星手裡持有了大量百度的股票,那就真砸在手裡了,想出售可不那麼容易。
好在現在還不急。
這麼大的事,今年能搞定就算不錯了。
先靜觀其變吧!
現在急的不是紫微星,而是微軟和百度。
時間越拖延,UC的使用者規模就越大,資料就會越漂亮,就越是能賣出高價。
從首都飛回老家,也就是1個多小時。
等周不器打完電話了,都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