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txt下載八零電子書> 第2307章 科學家不搬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07章 科學家不搬磚 (1 / 2)

很顯然,長時間地跟在周大老闆身邊,孫莞然對網際網路的認識也逐步提高了。

網際網路是高科技企業,這一點毋庸置疑。

可這只是對非科技行業來進行的對比。

就這個行業來說,99%的工作其實都沒什麼技術含量,就跟工地裡搬磚的農民工沒什麼區別。所以行業裡都把程式設計師叫做“碼農”,意思就是寫程式碼的農民。

這種說法歧視的意味很濃,但這的確就是這個行業裡血淋淋的現象。

而這也就成為了國內網際網路行業跟美國科技巨頭競爭的一大優勢。

就像谷歌,逼格這麼高,招聘的技術人員的水平都極高,一個個都是技術大牛,這是真正的技術型公司。

可這就出現問題了。

一個個都去幹那種牛氣哄哄的高技術工作,誰去搬磚啊?

這就是Helo在市場中的競品那麼多,卻很少有對手能真正地形成衝擊的原因,Facebook非常努力,但解決不了存在於矽谷的“科學家不搬磚”的困境。

就像Helo的業務部,在矽谷總部只有100多名員工,這些員工的工作內容都比較高階,都比較符合那些“產品大牛”、“技術大牛”的身份。

可是,Helo其實不算是高屋建瓴的高科技產品,只是一款貼近每一個普通人的社交產品。

技術含量很低。

大部分的工作,其實都是“搬磚”的性質。

就比如Helo要實時地從市場中得到反饋,瞭解使用者需求,進行一些產品的迭代和更新,很多迭代都是十分微小的小細節。

比如,把一個圖示的位置移動一奈米,把一個圖示的顏色稍微弱化一下,回覆資訊文字大小的呈現,語音顆粒度的展現,朋友圈帖子的展示大小等等。

都是微乎其微的小事。

都很不起眼。

就是“搬磚”。

可是,長年累月下來,就能看出很明顯的效果了。

Helo一年的迭代頻率可以達到幾百次,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這種毫釐之間的產品改革,靠著一絲一毫的努力去拉近產品和使用者的距離,最終呈現出來的產品體驗,就可以達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多矽谷科技巨頭的產品就不行了。

很多產品都是好幾個月不更新一次。

像是日本那種,有的都是好幾年不更新一次。

時間堆積下來,差距也就形成了。

在App的功能設計、產品設計和使用體驗等諸多方面,國內的App就可以碾壓美國科技巨頭的App了。

當然,這背後也有著巨大的犧牲。

Helo在美國的團隊只有100多人,可是跟紫微星在魔都的國際部合作,那規模可就大了,國際部這邊有著超過400人的大團隊,在背後默默地幫助Helo做一些“搬磚”的工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