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就這麼定了,通知庫裡安。
讓他馬上啟動。
接下來,國內外的團隊會整合在一起,都聽他的調派,要全力地推動紫微雲資料庫的迭代、改進、成長,要搶在亞馬遜雲資料庫之前,成為全世界的首款商用的雲原生資料庫。
事情還沒完。
怎麼樣才能撫平國內團隊的心理創傷,減少他們的失落感,並讓他們願意積極地配合庫裡安的工作,才是最關鍵的。
周不器提出了三步走的思路:動之以利,曉之以情,許之以願。
動之以利,就是加薪。
倪強的這個資料庫團隊的所有人,因為工作上的調整,都會漲薪25%,來鼓勵他們跟庫裡安搭檔合作;
曉之以情,就是需要周不器以及許多核高管出面了。
決策委員會之後,周不器又跟張一明、賀陽、郭鵬飛、王小船、程秉皓、季子安、梁儒波、聶才俊、裴瑤、孟厚坤、王建等一批集團高管一起,主動上門去了紫微雲大廈,跟倪強博士帶領的這個122人的技術團隊見面。
講道理、擺事實,讓他們感受到公司的真誠和歉意。
公司做出這樣的決定,不是因為對他們的忽視,恰恰相反,重視技術人才是紫微星的一貫傳統。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完全出於現實考慮。
現在的形勢很緊迫。
紫微雲和亞馬遜雲正處在爭奪雲原生資料庫領頭羊的緊張關口。
但是,紫微雲這邊遇到了一些麻煩。
紫微星還沒有上市。
在財力和規模方面,都不如亞馬遜。如果讓庫裡安放開手腳,在矽谷大批次地招聘資料庫領域的工程師,那在未來兩年裡,至少要增加10億美元的開銷。
這是一筆太過巨大的開支。
實在有點承受不起。
紫微雲的投入已經夠大了,連庫裡安都不好意思張口擴招。
在當下這個困難時期,國內的團隊如果能夠頂上去當後援,就可以為庫裡安起到巨大的幫助。
等過幾年,紫微星國際那邊上市了,財大氣粗且紫微雲的海外業務蒸蒸日上,扭虧為盈能夠每年能創造出幾十億美元的利潤了,到了那時候,庫裡安那邊就不需要國內的幫忙了,他就可以在國際市場搭建起真正的嫡系研發團隊了。
這就說到重點了。
倪強博士代表他的團隊,問道:“等庫裡安的團隊不需要國內的團隊援助了,我們這些人做什麼?”
這其實是唱雙簧。
因為剛才的決策委員會上,倪強博士受邀列席了,他知道怎麼回事。這次的詢問,其實就是一次裡應外合的穩定軍心的辦法。
最後一招:許之以願。
周不器擲地有聲地說:“繼續做我們該做的事!我相信在座有很多人,也都參與過飛天資料庫的開發。當年,楊振坤博士當年做飛天資料庫的時候,就提出了要開發出一款頂天立地的產品,這樣的信念,要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