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周不器和周紹寧一起,去谷歌見到了拉里·佩奇。
不是正式的會面。
先私下裡溝通一下,如果談得好,雙方再組織團隊進行下一步更詳細的會談。過去將近一年的時間裡,雙方的關係都過於冷淡。
這對任何一方都沒好處。
聊得很愉快。
很多小分歧都很順利地解決了。
尤其是“指紋解鎖”的適配問題,拉里·佩奇聽說這個設計之後,整個人就興奮了起來,說這才是未來智慧手機應該有的樣子,一定要全方位地支援實現這一功能,這會是安卓機對iPhone的一次重大超越!
再然後,就說到了拉里·佩奇成為谷歌CEO後下的最重的賭注——社交網路。
所有人都知道,谷歌正在醞釀大招,很快就會推出一款重量級的產品來跟Facebook打擂臺了。
其實就是“谷歌+”這款產品。
剛上線的時候,市場表現還算不錯,很多科技愛好者和行業從業者都迅速地在這裡籠絡起來。可是,想出圈太難了。
這是谷歌的老毛病了,所有的產品都是科技感太強,到處都是炫技的要素。
對一些業內人士來說,乍一看就很有新鮮感,可玩性很豐富。
可對圈外人士來說,門檻就太高了,不具有普及性。
以至於這款產品高開低走,後續的新使用者增長不盡如人意。然而,社交是谷歌的最大賭注,又不可能放棄,就只能硬著頭皮往上衝!
然後,就出現了很荒誕的一幕。
“谷歌+”要對抗的Facebook,發展了很多年以後,“谷歌+”的使用者規模連Facebook的5%都不到,可是“谷歌+”這個業務的員工總數已經比Facebook整家公司的員工數還多了。
拉里·佩奇徹底絕望。
賭失敗了。
公司投了這麼多錢,搞來搞去,結果搞成了一地雞毛。
總要有人承擔責任。
就算他是創始人,也要給出個說法,為所有的股東負責。再之後,拉里·佩奇就主動地退位讓賢了,把CEO的位置讓給了印度人桑達爾·皮查伊。
事實證明,這是個非常正確的選擇,皮查伊在公司的運營、管理和業務決策上,比拉里·佩奇強太多了。
就眼下這個時間段來說,在拉里·佩奇眼裡最迫切的就是社交,這是他號稱的谷歌在未來的網際網路世界中最大的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