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化的形態很普遍,很多大公司都是這麼搞的,谷歌現在其實也是bu化的結構,這沒什麼可請教的。
可是中臺化的結構就很新穎了,絕對是一次世界級的商業創新。
前世,這是來自阿里的馬老闆的手筆,可以說是一招封神,影響了全球的科技巨頭,包括谷歌也是。
阿里推行「大中臺」的結構後,拉里·佩奇很快也派團隊迅速跟進,不過動作太慢。
拉里·佩奇的管理水平其實很一般,谷歌的業績遲遲漲不上去。後來,他就把谷歌的大權交給了比他還大一歲的印度人桑達爾·皮查伊。
這個桑達爾·皮查伊就非常厲害,上任之後就迅速地調整谷歌的組織結構,開始推動產品可以無縫跨平臺部署,聚焦「規模效應」。
所謂的「規模效應」,其實就是利用谷歌內部的一個共享的基礎設施,將有共同需求的基礎設施內部開源,實現一個技術平臺為多個部門服務。
其實就是「大中臺」。
所導致的結果就是裁員了,削減了支援成本、擴大渠道範圍、增加了收入,谷歌的股價就開始一路坐著火箭飆升起來。
這一世,周不器搶來了這樣的成就光環,儼然成為了世界級企業管理大師,連拉里·佩奇都來拜師學藝了。
看到對方這麼熱切這麼虔誠地求教,周不器都有點心虛了,就表示自己是實踐派,不是理論派,想把這麼複雜的一個結構講清楚,恐怕沒有那些a課堂上的專業講師說得好。
拉里·佩奇絲毫不介意。
周不器就花了十幾分鍾,簡單地把「大中臺」的概念解釋了一遍。這其實不是什麼秘密,網際網路行業裡就沒有秘密。
拉里·佩奇顯然早就調查過了,並沒有對此感到意外。
理論簡單,實踐難。
周不器也看出來他的意思,就主動發出了邀請,說是他可以派出一個小團隊進駐紫微星國際,來近距離地觀摩、學習自家「大中臺、小前臺」的結構模式。
這果然正中拉里·佩奇的下懷,就特別高興。
周不器很大氣地道:「網際網路行業裡不應該存在競爭對手,我們這些科技公司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推動科技的進步,改變世界。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應該有著同樣的目標,所有的同行都應該攜手共進,一起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才對。」
拉里·佩奇深以為然,感慨連連。
周不器本以為這次見面,兩人會談一些紫微星或者愛斯達和谷歌之間的業務分歧,可對方似乎沒有這樣的意向。
大概他現在還沒有罷免施密特成為谷歌eo呢,等他上位後再說吧。
周不器不著急。
時間拖延得久一點,對出售推特的股份來說反而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