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輪過後,紫微星這臺機器就開足了馬力,高速運轉起來。
光是周不器親自要過問的大事,就有5件之多,分別是總部園區相關的房產計劃、社交軟體、今日頭條、雲端計算和赴美考察團。
張一明因為要關注社交軟體和今日頭條兩個專案,近期肯定是沒法赴美考察了。
考察團由王星和王建博士帶隊。
王建博士已經從微軟離職了,在紫微星拿到了M6的職位,是雲端計算業務的負責人。這次赴美,他主要是辦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A計劃,擔任技術負責人,去美國面試那些王星看好的技術人才,帶回國內。
第二件事,就是X計劃。
他要做雲端計算,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這就有點慢了。
亞馬遜幾年前就開始搞了,谷歌、微軟、IBM也在去年紛紛對外宣佈,要做自己的雲端計算平臺。與雲端計算相關的創業小公司,也湧現了一批。
“A計劃”是赴美挖人,“X計劃”是赴美挖技術。
雲端計算這麼重要的業務,去大公司尋求技術合作,幾乎不可能。只能去小公司碰碰機會。
國內在雲端計算方面的技術還是一片空白,可以說,這次赴美之行,不管從小公司身上撈到了什麼好處,哪怕是最淺顯的技術框架,也是有幫助的。
這個考察團有9個人。
順利的話,至少能從矽谷帶回來幾十個優秀人才,以及幾十萬行的程式碼。
周不器親自去了機場,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意見。
要關注“基礎設施即服務”(LaaS)這個方向,要像亞馬遜學習。
千萬別想一口吃個胖子,看谷歌技術好名氣大就去學谷歌的模式,你學不來!在技術的採購方面,還是要以亞馬遜雲的方向為標準!
這教訓可太大了。
前世的王建博士,搞阿里雲的時候一上手就選錯了方向,跟谷歌學習搞“平臺即服務”(PaaS,吃盡了苦頭,手下的精兵強將都紛紛出走。一大部分人都認為這個心理學專業出身的專家啥啥不懂,是個騙子!
要不是馬老闆孤注一擲地信任他,阿里雲說不定早早就流產了。
可後來阿里雲即便做出來了,也有點耽誤了。沒能第一時間搶佔賽道,全世界的雲端計算業務幾乎都被亞馬遜雲給拿走了。阿里雲只搶佔了國內的賽道。
周不器對海外業務也有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