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校內網是紫微星旗下最最重要的業務,不僅是企業價值的重要展現,也是現金流的重要來源。
在創業早期,校內網跟淘寶簽訂的廣告合同,以及校內團購的大獲成功,為紫微星做出了充分的後勤保障。
可隨著紫微星的發展,校內網的地位有所減退。
朋友網成了紫微星的第一大業務。
微點搜尋排名第二。
校內網最多就是排名第三。
作為校內事業群的總裁,石婧琳肯定心有不甘。同樣的,校內事業群的另一個大佬郭鵬飛,心裡也憋著一股勁呢!
“今日頭條”這個專案,已經基本做成了!
不過,周大老闆一直壓著,不讓他上。
主要是專案不夠完善。
內容太匱乏。
草草上線,當使用者們瀏覽後發現沒什麼有趣的東西,說不定就失敗了。周不器對這個專案很重視,要求在內部做好充分的準備後再上線。
郭鵬飛就制定了一個大計劃,把報告遞了上來。
他要招聘100名全職編輯。
這種做內容的平臺,一定要有稽核編輯。內容的好壞是其次,主要是防止一些內容踩紅線,觸犯了相應的法律法規。
除此之外,還要招聘1000名兼職僱員。
主要是面向北大、北科、北師大、民大、北外、北航等幾所在京的高校的大學生。
這學期,再有一個月就放假了。
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把這1000名兼職僱員聯絡好。在這個暑假裡,讓這些大學生,開始批次化地生產內容。
說白了,就是抄襲。
把新浪、網易、環球、天涯、貼吧等平臺的內容,手動地複製下來,略作修改,當成自己的內容。同時,還有很多紙質雜誌,《知音》《萌芽》《青年文摘》……題材不限,只要故事好。當然,一定要有娛樂八卦,哪怕是老舊的新聞,關係到了娛樂圈就有看點,就可以扒下來生成文章。
有的人專門負責扒搜狐,有的人專門負責扒新浪,有的人是負責扒《萌芽》,有的人是負責扒《南方週末》,還有的人負責扒環球網、央視網這樣的主流新聞。
由100名全職編輯負責協調、安排、指導和分配工作,以免造成內容生產中的重複。
周不器覺得郭鵬飛有點開竅了,就把他叫到了辦公室。
“這個暑假,我打算生產至少50萬篇優質的內容。先把今日頭條的內容庫充實起來。扒文章不是做原創,技術性不強,速度快的一天寫二三十篇都輕鬆。我想申請一筆200萬的啟動資金。每篇文章,由編輯按照文章質量進行稽核,給予110元不等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