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飛是校內事業群的副總裁,讓他直接對張一明彙報,就要對組織架構進行一次大調整。這事比較複雜,要運作一段時間。
周不器不想當紫微星的皇帝,就算他可以一言決斷,但很多時候是採取溫和的、友好的溝通方式。
透過這種方式培養所有人的認同感,讓大家支援他的決定。
而不是服從他的決定。
首先就要徵求一下張一明的意見。
朋友網現在的員工越來越多,最開始的辦公區是在5樓。後來6樓的業務逐漸搬出去了,6樓的很大一部分也變成了朋友網的地盤。
周不器先去參加了一個人事會議。
是王海洋主持的。
隨著紫微星融資15億美元的訊息放出,業內震動。紫微星也成功登頂,成為了跟百度、阿里、鵝廠齊名的國內網際網路巨頭。
競爭力驟然提升。
王海洋表示,這一屆的校招過程中,紫微星一共發出去了500多份offer,其中350位是技術人才。可真正簽下三方協議的只有400多人。
也就是說有大約100人在擇業的時候,即便是收到了紫微星的邀請,也沒有接受。
這部分人中,有一部分可能是讀研,一部分可能是出國了,還有一部分則是被同行們搶過去了。
現在紫微星風頭正盛。
王海洋的意思是跟那些拒絕了紫微星offer的技術嚮應屆畢業生二次溝通,吸引他們過來。
紫微星成立了工程院,接下來要做雲端計算,還要成立研究院。
技術人才的缺口非常大。
不管是分散式還是安卓系統,不管是雲端計算還是人工智慧,國內的工程師幾乎都是零基礎。入職後,幾乎都要重新學習。
既然要從零開始學習,當然是從應屆畢業生中取材最好。
一張白紙,才能更好的繪畫;一塊璞玉,才能更好的雕琢。
會後,王海洋就一臉苦澀的找到周不器,“老闆,下次能做好規劃嘛,這也太突然了,完全沒有準備,這是給我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啊!”
“沒那麼嚴重吧?”
“很嚴重!簽下三方協議的那400多應屆畢業生裡,有300人是程式設計師。除了各部門要分配200人外,還留出了100人給雲端計算業務。到時候再社招一批高階工程師,再從國外和微軟挖一些人,雲端計算的團隊就組起來了。可是這忽然要冒出來了一個工程院和研究院,又缺了200個應屆生程式設計師。”
“很難辦?”
“老大,這都6月份了,馬上就畢業了!這麼大的缺口,我上哪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