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寧雅嫻的說法,這家公司的海外部門非常強大,尤其是美國分公司,業績甚至都超過本部了。
這也就導致國際部很難進,裡面都是精英,要麼是留英留美常春藤回來的,要麼是新人研修幾百人裡評價最高的那幾個,最差的也是在美國分公司混過三四年的。
尤其日企裡本土化特別嚴重,外國人想成為高管幾乎不可能。對外國人來說,最好的歸宿就是國際部了。
寧雅嫻當初的研修排名很高,卻被女部長給刷下去了,職場性別歧視都是公開的。
之所以這次能進去,是因為國際部那邊出了狀況,要拆分成國際A和國際B,前者是本部產品部門,後者是直屬部門。
分法很詭異,簡直是天各一方,大有一種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更詭異的是,國際A和國際B都在瘋狂地搶奪人才,都希望壯大自身實力。
這時候,就是最佳的渾水摸魚的機會。
“我怎麼感覺有點政爭的味道?”周不器很驚訝。
寧雅嫻道:“對,就是政爭,是權力的爭鬥。”
“你知道怎麼回事嗎?”
“日企裡的性別歧視很嚴重,女性高管很少。女部長之所以能上位,就是靠著一波社會里男女平等的號召,她聯合了一個董事,才成為部門長。不過,國際部太重要了,跟其他的部門不同。國際部是由一個副總裁分管。她這個部門長,只是個執行者。”
“這次國際部分家,不會也是她搞出來的吧?”
“就是她,絕對是個宮鬥高手。兩年前靠著女性職場地位的話題晉升為部門長,一上位就跟副總裁爭權。一手爭權,一手拉攏常務和董事。後來終於運作成功,成功帶著大部分的年輕人和外國人分出來了,就是國際B。以前那個副總管國際A,一個外國人都沒有,都成空殼了。”
周不器點了點頭,頗有些感嘆。
當大公司固化了之後,內部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必須要想辦法解決問題。
化解矛盾的方法是什麼?
能就地解決當然最好,解決不了,就要尋找新的矛盾,轉移焦點。比如反日、反美思潮最強烈的時候,往往就是國內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要麼豬肉飛漲,要麼股市暴跌。
運營公司也應該這樣。
做一場無限的遊戲,沒有邊界、不斷擴張,把所有的內部矛盾,都向外轉移,去探索新的業務。
比如兩個平級的同事,能力相仿,都去競爭專案經理。成功的那個,自然很高興,可失敗的那個怎麼辦?以前大家是平等的同事關係,現在卻是上下級了。如果解決不好這個問題,說不定就要收到這名員工的辭職報告了。
做一場無限的遊戲,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競爭失敗了,沒關係,給你證明自己的機會,去新的領域、去邊界探索新的領域。
周不器簡單地分析了一下,初步判斷,寧雅嫻工作的那家公司,很可能是索尼!
索尼這些年虧損得很嚴重,多個重要的業務都被三星搶了市場。美國分公司,則是靠著《蜘蛛俠》系列電影的大賣,成了索尼最大的利潤點。
也只有索尼這種級別的公司,當年才能把她這麼優秀的高材生招攬過去。
周不器默默思索,然後……眼神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她雪白的大腿上。
溫潤白皙,修長俏麗。
只可惜,一雙美腿併攏交疊著,封鎖了裙下更多的風光。
寧雅嫻輕輕抿著嘴唇,接著說:“去了國際B,裡面有一老一少兩個大帥哥。老的五十多,是課長,小的才二十多,是專案組長。我就在小帥哥負責的專案裡……哎呀,老闆,你在看什麼?聽沒聽我說?”
“我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