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連續的三波化妝品團購,取得了恢弘的成功。
銷售額超過2.6億,毛利高達1.5億元!
石婧琳一夜爆紅,堪稱企業明星。
周不器跟賀陽商量,要增設一個5000萬期權池的特殊貢獻獎。
這個獎池很有必要。
現在的紫微星,雖然沒有進行過融資,但是規模已經很大了。
根據天使輪投人,A輪投產品,B輪投資料,C輪投營收,D輪投利潤……這一套融資基本法來看,現在的紫微星,相當於已經是過了D輪融資。
按照正常的邏輯,至少要稀釋掉40%左右的股份給資本方了。
可現在,紫微星硬生生的靠著團購和廣告業務,咬牙存活了下來,而且還活的很好!
對創業公司來說,普遍的思維是大股東持股不超過50%,把剩餘的股份都分發下去,一般晉升的副總,就要持有2%3%的股份。
可這不符合紫微星的邏輯。
紫微星現在都相當於過了D輪融資了,哪能隨隨便便的給出2%的股份?那是A輪時的股份分配。
連賀陽這個二把手,也才1000萬股,按照12.5億的計劃總股本來看,持股比例還不到0.8%。
其餘的高管,只能拿到從最基本的薪酬期權池中拿股份。
比如石婧琳,年薪20萬元,期權才3萬股,還要分4年才能全部拿滿。
這就有點太少了。
她可能不介意,別的有升職前景的人,難免會心裡犯嘀咕。
憑什麼從從外面空降的高管,可以一次性的拿那麼多的期權?公司內部提拔的人才,就不算特殊人才嗎?
所以,周不器就跟賀陽商議,要再增設一個期權池。
繼1億股的員工薪酬期權池、1億股的特殊人才引進期權池後,再增設一個5000萬股的特殊貢獻期權池。
著重獎勵那些為公司做出重大貢獻的人。
石婧琳就是第一個受益人,一次性獎勵500萬股!
也是得益於是早期。
股票的分配,肯定是越早參與的人分配的越多,越晚參與的人分配的越少。激勵的平等不是體現在股票的多少,而是體現在股票的價值。前期股票便宜,獎勵的就多,後期股票貴了,獎勵的就少。
“就獎勵點股票啊?”
石婧琳收到財務部的通知後,去簽字畫押,然後就去了周不器的辦公室。表情淡淡的,似乎不怎麼看得上。
可眉宇間的喜悅驕傲,怎麼都掩飾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