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號,阿里從淘寶抽調出了一個最優秀的27人小團隊,出征日本!
其中,8人是常備軍。
其餘19個人是臨時隊伍,主要都是技術人員,幫忙搭建網站架構的。以前是做B2C,現在多了C2C業務,網站的設計方面要有所調整。
雄赳赳,氣昂昂。
出師當天,省市領導都參加了送別會,還語重心長地囑託,希望他們能為國增光,開拓海外市場、活躍國內經濟。
前世,阿里是在這一年和軟銀合資了一家電商網站,主要是由軟銀控股。
做得還算可以,能排進日本國內的前十名。
這顯然不能滿足馬老闆的雄心壯志。
阿里真正的出海,是天貓在國內一統江湖之後。
那時,國內市場增長放緩,阿里就把天貓和淘寶最優秀的團隊抽調出去了,派到了東南亞,搞電商!
搞得風風火火,做的是天貓模式,很快就成了當地的第一大電商平臺。
一時志得意滿。
可市場佔有了之後,補貼沒了,廣告費減少了,佔有率就越來越低了,後來就全盤失敗了。
失敗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內因。
東南亞多窮啊,天貓模式搞的都是大品牌,商品的價格比較高。當地人的消費能力有限,更喜歡廉價的商品。
第二,外因,也是主要原因。
企鵝進場了。
找到了一個當地的電商創業者,投入巨資扶持,給人給技術給經驗給模式……其實就是拼多多模式。
各種花花樣的營銷套路,真的假的不重要;全是價格低廉的商品,真貨假貨也不重要。
便宜就行!
然後,阿里就敗了。
這是典型的戰略性的失敗。
都是國人,內鬥也就罷了,去了國外還要拼個你死我活,燒掉幾十億美元去給外國人薅羊毛……
周不器很不喜歡這種方式。
美國企業在本土鬥,在滿世界鬥,那是人家的家底厚、關係硬,全球化發展大幾十年了。我國才改革開放多長時間啊?剛有點錢就跑國外內訌去了,著實讓人痛心。
京東和阿里在國內怎麼競爭,周不器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