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知夏道:「這些類別的的選擇其實不難,更復雜的其實是兩個教育方向的選擇。」
周不器問:「什麼兩個教育方向?」
溫知夏道:「現在教育界主要就是兩個教育方向,都被無數次的證明是有效的,就是通才教育和專才教育。」
寧雅嫻對此也不陌生,說道:「嗯呢,就是紐曼式教育和洪堡式教育。」
「對,就是這兩種。」溫知夏笑了笑,「通才教育,就是各種領域的知識都學一遍,不必學的多麼精通,但是要都懂。專才教育,就是放棄所有不相干的學科,只在專業領域來深度挖掘,培養出更多的行業專家。全球的前兩大名校,就是這兩種不同的方向。哈佛大學是通才教育,麻省理工學院是專才教育。」
說起這個,周不器就太瞭解了。
因為這跟做企業是一樣的思路!
在一家大公司裡,哪怕是最頂級的科學家也沒法當高管;在一個銷售部裡,銷售額最高的業務員,往往都很難被提拔為銷售經理。
這就是通才和專才的區別了。
想當高階管理者,需要的是通才。
技術、市場、人事、財務、產品設計、人際關係處理等等方面,可能都不是太精通,但是要都懂,能夠把各個方面融會貫通。
如果是科學家,那就只能在技術崗位裡層層晉升,在專業領域不斷的探索和挖掘。
專業性越強,通用性就越差。
因為對社會精英們來說,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沒那麼大,大家都是社會里的聰明人,都是人才。
區別就是不同的人,選擇了不同的「天賦點」。
比如,一個有100個天賦點。
有的人,把100個天賦點都點在了科學上,那麼他在科學領域是個超級大神,其他領域就很糟糕了,可能連生活都不能自理,可能連最基本的社交都不會。
有的人,把100個天賦點比較平均的分配在了社交、外語、設計、藝術、審美、科學、情商等方面……他的確在專業上沒什麼過人的本領,稱不上是什麼行業裡的頂級專家。
可只有這類人,才能領導一個大團隊,帶領那些個有本事的行業專家們去做出一番成就。
就像愛迪生和特斯拉兩位。
愛迪生就是典型的樣樣通、樣樣松,可他卻成了世界上最頂級的發明家、最富有的企業家,他創辦的公司通用電氣,一百年多後的今天仍然是世界級巨無霸。
特斯拉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技術工程師,尤其在交流電的推廣和普及方面為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馬斯克的電車公司「特斯拉」,就是為了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