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大時代之巔txt下載> 第2659章 體育集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59章 體育集團 (1 / 3)

如果只是買一支球隊,球隊的確能賺錢,可這更像是富豪的大玩具。

絕大多數的球隊都是私有的,並沒有上市。沒有上市,就意味著缺少退出的機制,很難完成投資的套現。

拉里·芬克的個人財富沒多少,他能管理驚人的財富,主要就是能力強、影響力大,無數的投資人願意把自己的錢交給他,讓他來管理財富、幫忙投資。

所以對拉里·芬克來說,只要是投資了,就一定要有套現的機會。不是一定要套現,而是要有套現的機會。

這才是對那些信任他的投資者的回饋。

這就很重要了,拉里·芬克問:“買下了舊金山49人隊,然後呢?你會做一個上市的體育集團嗎?”

周不器點了點頭,“會。”

公司分為私有的和公有的,不過在美式資本的理解中,公有就是全社會所有,這主要指的就是上市公司。

比如特斯拉。

退市之後,哪怕特斯拉的股東有10萬個,因為退市了,不需要對外界承擔公開透明的義務了,全社會也沒有監督的責任了,特斯拉就變成了“私人企業”,是這10萬個股東的私有公司。

如果保持上市的狀態,哪怕特斯拉的股東只有1萬個,理論上來說特斯拉只屬於這1萬個股東。可實際上,因為上市了面向公眾了,這就變成了一家公眾化的公司,就變成了全社會的公有。

比如一家營收上千億美元的大公司,不缺錢,不需要融資。

美國當局也會強制性地要求他們上市。

因為私有對社會來說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只有上市了,變成了全社會的公有,才能化解社會層面的商業風險。

只要上市了,任何人都有機會去購買他們的股票。

所謂的公有,不是說每個人都擁有,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擁有。

歐洲的資本社會發展,曾經有一段時期走入過歧途,把“公有”變成了“國有”,想要透過國有的方式徹底地解除掉私有企業對國家和社會存在的隱性風險。

就比如一家對石油企業,對社會發展非常重要。要是私人老闆賺夠了,不玩了;或者家族內部鬧了矛盾,內部管理癱瘓了,導致不開採石油了,對國家對社會來說都會有巨大的威脅。

後來歐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很快就發現了國有制的種種弊端,好處有一些,壞處更多。

各國就痛定思痛,紛紛地進行了改革和轉型,把大部分的國有資產都賣給了私人,有一些甚至半賣半送,迴歸了這種美式的以上市公司為行業治理模式的發展之路,經濟活力和民間資本才恢復了生機,這才誕生了歐盟這樣一個能跟美國抗衡的經濟體。

對周不器來說,這也是好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