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默默的喝著咖啡。
沉默了足足五分鐘。
在綜合性地權衡這件事。
首先就是要感慨,這個拉里·芬克果然是威震華爾街的大人物,這個投資的切入角度找得可真準!
簡直就是“站隊式”投資。
這其實很不理性,正常應該是由是非決定立場,先有事實判斷,再進行選邊站,決定投資哪些專案。
是非對錯是個事實判斷,會更加的準確;立場是個價值判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誰對誰錯都有道理,很難有統一的認識。
可是,拉里·芬克卻勇敢地走上了這條路。
先有立場,然後由立場決定是非。
先站隊周不器,有了這個立場,接下來就好辦了。
他參與的公司都是好公司,就應該投;他沒參與的公司就存在風險,就通通不投。
這樣的價值判斷,完全基於對周不器個人的盲目崇拜。
風險就會很大。
沒有了事實判斷,就容易被植入的思想裹挾,成為周不器的牽線木偶,哪怕被他帶領著進入了萬丈深淵,可能還在搖旗吶喊。
拉里·芬克要搞這個專案,在黑巖資本內部會有很大的爭議,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也有好處。
如果這樣做了,很多價格昂貴的資料分析師、市場分析師、趨勢分析師就不需要聘請了,這個大專案的成本就可以大幅度地壓低。
同時,周不器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就已經成為世界首富了,還打拼下了一個遍佈全球的偌大的產業,他已經成為了當前世界上最會賺錢的人。
有名氣,有威望,有影響力,有公信力。
“跟著世界首富周不器一起賺錢”,這個招牌只要打出去,就可以很快的吸引到無數投資人的興趣,然後紛紛地把錢交出來。
黑巖資本就可以迅速地把這個專案給做起來。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一個專案,別人都沒做過。
雖然拉里·芬克要做的這個專案,初期的規模只有200億美元,跟黑巖資本掌管著的幾萬億美元的資產相比,可以說是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