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的面子果然大,周不器真的給三星的太子李在容打去了電話。
對方也很給面子。
連連保證,會拿出一個令許小姐滿意的解決方案。
周不器也不想咄咄逼人,就笑著說:“其實就是點小摩擦,沒那麼嚴重,讓那個什麼崔……崔成旭的當面道個歉,也就差不多了。”
李在容鬆了口氣,半真半假的說:“周先生好脾氣。”
周不器道:“做生意嘛,難免會有些磕磕碰碰,這都是很正常的。但生意就是生意,越界了就沒意思了,你說對不?”
“對,我非常同意。三星的海外業務運作的其實都挺好,就是本土這邊,很多人經營的時間長了,難免會產生些驕奢之氣。”
李在容嘆了口氣,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傳出去甚至會影響到三星的名聲和股價。
這就是小國寡民的劣勢了。
三星是美國的上市公司,大部分的股份都掌握在華爾街手裡。
要是三星因為一些不可抗力股價下跌,這還好說。
要是因為三星的高管作威作福的瞎搞事情,導致股價下跌了,就會讓三星感受到來自投資人那邊的壓力。
這就是封閉和開放的一種悖論了。
九十年代的時候,亞洲金融危機,韓國為了應對經濟危機,就要找美國幫忙。美國的要求就是韓國要遵照WTO的要求,開放市場,不僅是電影市場、貿易市場,還包括金融市場。
大量的美資就進入了韓國。
三星拿到了美資,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甚至在美資的幫助下,衝進了全球市場,逐漸成為了世界級的巨頭。
這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缺點就是三星的股份大部分都被美資拿走了,李家在三星中的持股只剩下了2%。
如果是封閉,李家可以牢牢的掌控三星集團,在股份上有絕對的優勢,但是公司發展太慢,營收上不去,員工的薪資福利就提不上去;
如果是開放,員工的薪資福利提高上去了,公司也全球化的發展了,李家對三星的控制卻不像之前那麼強有力了。
有的公司老闆格局很大、思想境界很高,覺得公司有義務多納稅、多創造就業、多給員工加薪,就會敞開胸襟接納外部的資金進來。
有的公司老闆只想著世襲傳承,只要不引進外部的資金,他家就可以永遠掌權,反正自己一家吃喝不愁錢多的花不完,至於要創造多少就業、員工們的薪資待遇怎麼樣,他們才不在乎呢,把權力握在手裡比什麼都重要。
就像古代的朝廷,閉關鎖國才有利於江山的穩固。
周不器笑著說:“三星這麼優秀的公司,我一直想找機會過去參觀、學習呢。”
“哦?”李在容微微一怔,隨即就高興起來,“行啊,歡迎!非常非常!”
這種級別的大人物,肯定不會平白無故的過來一趟。
如果來了,背後肯定就會有一系列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