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現在已經比較有信心了。
感覺拿下《實況足球》,問題不大,他已經找到了針對日本遊戲行業的辦法。
經過這一番調研和分析,日本遊戲公司的種種弊端已經很清晰。這些弊端對暢遊來說都是好事,都是可以利用的點。
當下的日本遊戲公司,主要有兩個大特點。
一,以主機遊戲為主。
主機遊戲包括兩個部分,即透過家庭遊戲機跟電視連線的電視遊戲,以及透過掌上游戲機才能玩的掌上游戲。
這是從80年代就開闢出來的遊戲品類。
在那些地頭蛇的本土遊戲巨頭公司的運作之下,日本遊戲行業裡還是以這兩種遊戲型別為主。
甚至包括那種在歐美和國內市場早就淘汰了的大型遊戲機模式。就是開一個娛樂城,裡面擺上幾百臺機子,每臺遊戲機裡有一款遊戲,玩家可以買遊戲幣然後投幣去玩。
這種幾十年前風格的遊戲城在日本真是隨處可見。
國內的網咖模式都快走到盡頭了。
可見日本這邊有多落後。
二,以本土市場為主。
絕大多數的日本遊戲公司,本土市場都要佔90%以上的份額。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主要還是主機遊戲的鍋。
歐美的遊戲市場早就被電腦遊戲給統治了。
接下來就是手遊時代了。
就算有些玩家會追求新的玩法,會買家庭遊戲機,可微軟的Xbox已經殺出來了。日本遊戲廠商轉型很慢,很多都沒有開發Xbox版本的遊戲,市場份額就進一步降低了。
總之,就是日本的遊戲廠商現在依舊把主機遊戲看作業務基本盤。而主機遊戲的主要市場就是本土,他們就只能在本土遊戲市場裡激烈競爭。
海外的廣袤市場,開發得很有限。
比韓國差遠了。
甚至都比不上當下的國內遊戲產業了,國內這幾年的遊戲出口也大大增加,尤其是社交遊戲。Facebook上的社交遊戲裡,有15.4%都是來自國內的遊戲公司。
這就成了周不器可以利用的機會。
他去到了科樂美,見到了科樂美的創始人、董事長、CEO上月景正,他是科樂美的大獨裁者。本來當年創業的時候,是三個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