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沉吟著說:“不管怎麼樣,你跟邁克爾·彭博合作,一起推動紐約的經濟結構向科技行業調整,這很可能會成為一次價值10萬億美元的行業調整。”
周不器覺得10萬美元這個數字很驚悚,不過思路是對的,“科技需要創新,大灣區這邊的產業結構太單一,這就註定了創新結構的單薄。要論創新力度,一定還得是紐約、洛杉磯,倫敦、東京、巴黎、首爾、北上廣深這樣產業結構豐富多元的大都市。”
孫正義笑著說:“跟那些矽谷巨頭相比,紫微星的入場……是晚了一點。”
若說是對網際網路的深刻理解,孫正義肯定遠遠比不上週不器,可是對這種行業大趨勢和經濟結構的宏觀判斷,他可一點都不差。
紫微星國際想在海外市場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就一定要有一塊自家地盤才行。
西海岸那邊已經打得天昏地暗了。
紫微星本來就入場晚,想要後來居上超越微軟、谷歌、甲骨文這些西海岸的科技霸主,那真是太難了。
也許市值上可以競爭。
可是強龍不壓地頭蛇。
這種時候,紫微星就真的沒必要在這片血雨腥風的市場跟這些地頭蛇們搶地盤了,不如就跳出西海岸,去東海岸開拓一片新天地!
紫微星國際帶頭,再加上“紫微星系”的暢遊、Spotify、Yammer、紫微星環球、Pinterest、奈飛、愛彼迎、Tumblr、紫微星數媒等公司,一起推動紐約科技行業的發展!
只要紐約的科技行業發展起來了,紫微星國際就會是本地的行業領袖,是霸主,是地頭蛇!
周不器道:“西邊不亮東邊亮,在西海岸掙扎得太累,那就不如去東海岸開拓出一片全新的市場當老大。”
孫正義笑著說:“那你得發力啊,得重點佈局紐約,要多投資一些創業公司。趁著紐約的科技市場剛剛成長,趁早下手、趁早佈局。”
“嗯,正在做。”周不器點了點頭,這個思路跟他出奇地一致,然後就微微皺眉,“你不會說的是WeWork吧?這個專案我肯定不參與。剛才已經說了,這類的共享經濟平臺,一定要從渠道向自營轉型。WeWork想要自營,就一定要花巨資收購足夠多的商業辦公樓、寫字樓,這得花多少錢?”
孫正義擺了擺手,“這都是小事。”
周不器道:“網際網路的發展多快啊,不說別的公司,紫微星這邊就在研發好幾款線上協同辦公的產品。可以預見,以後在數字化辦公的大趨勢下,居家辦公很可能會成為潮流。WeWork的這種共享辦公的模式,跟科技發展的主流完全相悖。”
“居家辦公?”孫正義搖了搖頭,並不認為這是商業發展的可選項,“居家辦公不行,弊端太大了,公司的管理還是不能太過鬆散化,這也是我沒有投資奈飛的原因。”
過去這幾年,周不器已經成為奈飛的幕後大老闆了。
孫正義早就看上了他的才華,在一直盯著他。
包括紫微星環球這個專案。
這是個娛樂集團。
當年,軟銀這邊準備了一大筆現金,計劃是收購美國的運營商TMobile,把軟銀在日本做運營商的成功經驗複製到美國,帶領TMobile走向復甦。
這個時候,周不器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