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委員會上,紫微星進行了重要的人事任命的調整。
裴瑤頂替了王海洋,進入了決策委員會,並一躍成為了紫微星的首席人力資源官,而她的得力干將顧心遠也跟著一起進京,成為了總部的人力資源總監。
周不器對此很重視,“人才是第一競爭力,不管同行們怎麼做,紫微星一定要在這方面做個模板出來!”
孟厚坤很認同,“對,紫微星是國內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我們不應該拿國內同行的標準來自我要求,我們要比他們做得更好。我們不僅要有最好的薪資體系和福利待遇,也要有著最健全最有責任感的企業文化。”
周不器道:“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員工好,他們能感受到。你刻薄寡恩,員工私底下還不知道要怎麼罵我們呢!紫微星不缺錢,去年收入300多億。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紫微星的盈利能力只會越來越大,我們會有越來越多的錢。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是誰幫我們賺了這麼多錢。”
孟厚坤早就想把王海洋拿掉了。
這在公司高層裡早就是公開的秘密了。
其實內部也有共識,也都知道王海洋的能力有些吃力,已經有點跟不上紫微星飛速發展中所遇到的種種變化了。
很明顯的一個感受就是人才預備力量的培養不夠。
明明紫微星在招聘的時候把最好的人都招進來了,可是從業務線上綻放出光彩的人才卻不那麼多。
以至於很多重要崗位缺人了,還需要去外面挖人。
這讓大家都很不滿意。
對一個健康的人才體系來講,應該是一個下去了,馬上就有很多人頂上來,呈現出一種源源不斷的效果。
王海洋帶領下的這個人才體系,顯然達不到大家的要求。
隨著裴瑤的上任,大家希望她能夠在工作中更細緻一些,從更多的角度去關愛員工,並且在年輕人的培養方面能夠發揮作用。
要更相信自己人。
別一有重要崗位空缺了,馬上就想到了別的公司有誰誰誰多麼厲害,就花大價錢去請獵頭挖人。
挖來的人再好,也沒有自家培養好!
最好的員工,一定是那些大學一畢業就加入了紫微星的應屆畢業生,這才是最值得信任、最值得培養的一個群體。
這就跟原配總比二婚好是一個道理。
會後,周不器跟裴瑤談了半個小時,然後主要是跟被免職的王海洋談心。
他只是被免職了,不是被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