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雲發展得很快,隨著美國國會推出了推動雲端計算產業的新法案,這個市場一下就火爆起來了。
在歐美市場爭論不休的雲端計算的真正方向也有定論了,就是亞馬遜雲和紫微雲現在正在力推的“基礎設施即服務”。
各大公司紛紛調整業務,連微軟都迅速地完成了轉型,向這個方向來佈局了。
以微軟的實力,他們很容易做到。
微軟是世界級的企業,全球的伺服器規模高達200萬臺,他們甚至都不需要特殊地建設一些新的雲資料中心,把過去的大資料中心進行一些簡單的調整,就變成雲資料中心了。
谷歌還是很犟。
似乎覺得國會的議員們都太愚蠢,選了一個錯誤的方向,依舊很執著地在打造他們的雲平臺。主要是兩個方向,手機端是圍繞著安卓的平臺。pc端沒有作業系統,那就圍繞著谷歌瀏覽器來做平臺了。
直到2015年穀歌雲已經邊緣化了,這才及時醒悟,才做出了調整。
就目前來說,紫微雲很熱門,甚至比起亞馬遜雲都不遑多讓。
亞馬遜雲的技術很糟糕,備受詬病。
根據最新的材料,紫微雲上已經有超過26萬家的企業級使用者了,遍佈北美、亞洲和歐洲。在亞洲市場,紫微雲的市場份額超過90%。
預計本年度紫微雲的收入可以達到5億美元。
收入不高,主要是為了吸引新使用者,有著36個月的免費試用期。
目前,紫微雲在海外已經啟動應用了12個雲資料中心,不過都是一期工程,規模數量很小,總伺服器規模還不到30萬。
從硬實力上來講,跟微軟、谷歌這種巨頭還有很大的差距。
好在現在使用者少,這點規模也夠用。
今年,紫微雲又啟動了15個一期和二期工程的計劃,預計到了明年4月份,又可以增加30萬臺伺服器。
總投資達到了20億美元,只能靠發債支撐。
這些具體的業務實施,周不器並不參與,偶爾聽取一下彙報就可以了。不過,有一件事直接交到了他這裡。
紫微雲在中東的阿聯酋也建了一個雲資料中心,地點就在阿布扎比酋長國和迪拜酋長國的交界處。
這件事比較重要。
中東的白頭巾王爺們知道石油資源用不了多少年了,所以就開始轉型。除了向旅遊業轉型之外,還有就是向科技產業轉型。
紫微雲是第一個在阿聯酋施工的海外投資的科技大工程,受到了土豪們的重視。
然後,就很熱情的邀請周不器過去作客。
這大夏天的……
周不器有點打怵,聽說那邊的溫度能達到50度。
不過,也不好拒絕。
一來是阿聯酋給了紫微星極大的政策優待,這個雲資料中心的規模是16萬臺伺服器,總投資是15億美元。可實際上,紫微星只需要拿出50%的投資額就行了,剩下的50%,當局給補上。而且賺了錢也不需要交稅。
這招商引資的力度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