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吃下來,大家對金凡秀的印象都比較不錯。
畢竟是有過成功經驗的創業者。
在此基礎上,就可以做一些大事了。
和金凡秀合作,不是要做紫微星的韓國分公司,而是一家看起來相對獨立的公司。很多產品即便內部結構一模一樣,也不會使用相同的名字。
比如微點音樂、微點筆記、uc瀏覽器、uc手機助手,都要改頭換面,變成某一種“韓國本土”的樣子出現。
其實就是換一個殼,偽裝成韓國國產的樣子,去騙韓國的老百姓,去迎合他們的民族感情和愛國情懷,然後去收割。
韓國地小人少,處於戰爭的威脅之中,首爾更是面臨了北方萬炮齊發和核彈攻擊的可能性。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跟以色列差不多。
都是強制兵役。
這種國家背景和社會文化,也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商業市場中。這就形成了一個優勢,這裡需要出現一些實力強大的集團公司,以此才能對抗國際化的商業競爭,來保證本土商業的競爭力。
所以在監管的方面就比較松。
做大做強是最重要的。
別的都往後退。
午飯過後,大家先去酒店休息,等金凡秀的小夥伴過來。
趁此機會,周不器跟大家開了一個小會,發表了一通講話——
“開拓韓國市場是最難的,也是最簡單的。難是因為這裡排外性太強,咱們這些外人滲透不進去。簡單是因為只要找到合適的代理人,讓代理人去做生意,市場開拓起來要遠比日本、歐美容易。”
“我們國家想發展出一家跨國巨頭非常不容易,除了內外的非商業因素的干擾之外,商業因素的限制也很大。國內的商業模式和成功經驗,對外複製真是太難了。即便複製,也只能向下相容、而不是向上相容。”
“不過,韓國可以。”
“有一些在歐美國家看起來比較過分且嚴苛的商業模式,甚至在國內看起來都有些過分的商業模式,在韓國卻可以遊刃有餘。從公司到集團,從集團到財閥。”
“網際網路是個新興產業,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可以想象,未來的韓國一定會出現一家基於網際網路產業的大財閥。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滲透進去!就像三星、現代、sk這些大財閥背後都是美資一樣,網際網路領域我們就不必謙虛了,要拿下來!”
周不器說得比較籠統,就是給大家定一個基調。
對韓國網際網路產業,應該有一個比其他國家更大更恢弘的信念!
歐美髮達國家且不說,壟斷管制非常嚴格。
國內也有諸多限制。
比如微信。
微信除了即時通訊功能之外,還整合了電商、新聞資訊、訂餐、遊戲、打車、音樂、電影購票等諸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