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美國的時間很長,周不器前前後後見過了不少矽谷的風投人和企業家。跟以前不太一樣。
以前見過的都是比爾·蓋茨、史蒂夫·鮑爾默這種級別的大佬,大家一起坐下來談事情的時候,談的都是大方向、大戰略,旁枝末節根本不提。
最近見過了許多低階別的,才讓周不器對美國的科技業務有了更多的理解。
中美是完全不同的行業現狀和科技環境。
最大的差別就是“取捨”。
紫微星在國內的業務,一定要“取”。不管什麼業務,先做了再說。寧可做錯,不能放過。紫微星在國內的業務涉及了方方面面,現在很多旗下的業務,連周不器都不清楚。
海外業務則不一樣了,要“舍”。明知道很多業務可以有蓬勃的發展前景,也要“舍”。一方面是自身實力不行,貪多嚼不爛;一方面是競爭對手太強,不要跟人家針尖對麥芒。
比如搜尋業務。在國內可以做,在國外千萬不要做,誰碰上谷歌誰是死。
線上影片業務也是如此。
前一段時間周不器信心滿滿,打算把影片網站作為紫微星海外業務的核心領域來打造。可是跟大衛·薩克斯這種聊過之後,認知就不同了。
比爾·蓋茨、楊志遠這種在矽谷都有點過時了,都是老派的前輩。大衛·薩克斯才是正當紅的新銳主力,最瞭解市場行情。他要做的yammer野心很大,可也做了“舍”,不敢跟微軟、谷歌、甲骨文同型別的辦公產品競爭。那三家做的,他一概不做。
u才剛創立一年多,還在探索階段。對標的網站,就是谷歌旗下的youtube。
埃裡克·馮的中文名叫馮克,中文說得一般。
周不器在u矽谷的研發中心簡單地看了一圈,去了他的辦公室用英文聊。
“u就是追隨youtube而誕生出來的。當時,youtube上有很多免費的影視內容,不少都涉嫌版權紛爭。好萊塢巨頭為了不想讓別人佔便宜,索性就自己做一個網站,還可以賺廣告費。”
馮克的話有一個重點。
u是一家屬於好萊塢的網站。
從總部地點也能看出來。
科技公司一般都在矽谷,一般不會離開舊金山。可u的總部在洛杉磯,那是好萊塢的所在地。
周不器問:“管理層和好萊塢的關係怎麼樣?”
“很好。”馮克就是最高階別的管理層,是cto,所以他極具發言權。
周不器眉梢一挑,“很好?”
馮克笑道:“u的發展形勢很喜人啊,哪怕是金融海嘯,衝擊了各行各業,對u的衝擊也是最小的,相比於上半年,下半年的廣告收入會增加35%,可能會達到5000萬美元。”
“是嗎?”
周不器有些愕然。
馮克道:“u的廣告時間很長,最短的廣告也要2分鐘。可是,免費的影視內容對美國使用者來說很稀缺。u上面有數百部電影可以免費收看,雖然都是老片,可這也彌足珍貴了。跟大陸那邊不同。”
業績好,就意味著好萊塢和u的管理層的關係很融洽。
就不容易趁虛而入。
馮克接著說:“目前,全美的影片廣告的總量,大約是2.5億美元作用。u佔據了市場總額的20%。可是,u的訪問量,只有全美所有影片網站訪問量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