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紅樓的早在2002年就立項了,結果現在都2007年下半年了,還沒拍上。
可見這件事的複雜性。
一開始的時候,這個專案很正常,在健康發展。
投資方是中影、華錄和首都電視臺,總共出資5000萬。後來搞著搞著,就變了味,錢不夠了。又因為“棄用選秀演員”、“紅樓妹子角色內定”、“換導演”等風波,大部分的影視公司都拒絕參與這個專案。
經過計算,想要這部電視劇拍完,總投資至少要1.2億元。
而且還要大幅度地壓縮演員片酬,還要走關係讓一批演員免費演出,才能順利進行。
沒辦法,想要推進專案,就只能賣角色了籌錢了。
這也不是什麼太嚴重的事。
過去這些年,影視圈窮的叮噹響,市場沒發展起來。很多電影、電視劇為了拉資金,往往都需要拿出幾個角色賣出去。
讓一群優秀的專業演員,帶著一兩個不那麼專業的,影響不大。
最熱衷買角色的投資人,就是煤老闆,還真別說,真讓煤老闆們捧出來了一批知名的女明星。
可問題是,紅樓裡的主要角色都是女性,都很出彩。
都能賣錢。
覆蓋面積太大了。
再加上新注資的投資人……出錢最多的那個是個女老闆,靠著承包鐵路工程發家的,非常硬氣霸道,要求無禮。
導演惹不起,總製片人也惹不起。
別的角色也就罷了,可是,寶黛釵是要保證電視劇基本質量的重要角色,不能誰錢多就給誰。必須要聽導演的。
可人家不甘心,花了那麼多錢,最主要的角色都拿不到。
沒辦法,徐百卉處理不好,就只能請周不器出面幫忙了。
周不器去了之後,就見到了一個代表首都電視臺的劉姓製片人,說了這些事,烏七八糟的令人頭疼。
周不器心中冷笑。
心說你丫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5000萬的投資,要是能可丁可卯的用在紅樓拍攝中,差不了太多。就怕製片人和製片主任中飽私囊。
花100塊買的道具,報銷1萬塊,剩下的錢直接被劇組團隊瓜分。恰恰投資人都是外行,不懂內情,還以為拍電影拍電視劇真要花那麼多錢。